|

每个人他是有命的,如果他的命该到劫的时候,一般的很难转过来,就是在转的时候也还会有反复。
你们要懂,要明白学佛要有信心的,没有信愿行不行。
如果对观世音菩萨没有信心,就是没有修好。 大家知道“闻”吗? 就是闻到,耳闻,鼻闻等。
到庙里去拜拜佛、念念经,犹如闻到了佛法,但这只不过是学佛的开始。
我们学佛,要在分辨上。
就是分辨是非,要思考,要用智慧去分辨我们现在学的东西是好还是坏?
如果一个人单单跑到庙里去就知道念经、烧香、拜佛,实际上这个人只不过是闻到了佛法,而不算是修心。 修心的人,首先要学会分辨人世间的善恶。
要用脑子思考,要用智慧去分辨、去思考人世间的事情哪些是如理如法。
要用佛法的理论去分析研究,你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一个人能够分析佛理、理解佛理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时候才叫开始修心。
我们必须停止所有一切人间的思维。我们学佛,有时候要把人间的思维去除掉。
人间的思维是什么? 就是看到了假相认为是真相。明明这个事情是假相。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我现在年纪大了,我要吃素,我要吃的干净,我身体要保持一定的素质,我这些癌细胞来了,我应该怎么样调整自己的心态。
一定要把自己在人间的思维停掉。
也就是说不要去想这些人间的思维,因为这些思维都是暂时的、临时的。 当你们修到定出来的时候,那才能叫修得好。
修心要修到定。
什么叫定? 就是能够定得住。
如果定不住,就是你的修为还不够。你人间的思维太多了,没有用佛法、佛理来思维自己,所以定力就不够。
当你修到定出来的时候,就是等于从止念到定念,只有停止自己的念头,才能把自己的念头定住。 当我们人很烦恼的时候,很不开心的时候,首先要让自己把念头停掉,“我不想了,这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问题了。我想通了”。
先止念,然后你这个念头才会定下来,你就不会烦恼了、不会生气了、不会恐惧了。
“止念”和“定念”是一种正确的修心。
什么叫“止念”? 因为当你没有人间的念头的时候,停止去想问题,你的心能定得下来,你才能越修越好。 止念是真正定得住的时候,你连念头都不能有。
也就是说,当你这个人真正定得住自己的时候,你连这种一点点的念头都不能有。
在生活当中,“过去的事情我很难过,我就不想它”,你不就过来了吗?
当你什么都不去想的话,实际上就没有造这个因。
不论是好的事情还是不好的事情,你都不去想它,随着时间就消失了,就没有了。
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做事、做人要为人家想。
很好的慈悲心得到很好的报应。 过去的事情念头都不要有,过去了永远就成为过去了。
在人间就是这样,很多事情过去了就没了。
所以最可怜的人就是永远把自己过去的好的时候放在心里,“过去我怎么样怎么样”,永远沉醉在过去当中,实际上这个人更痛苦。
真正的定,是心无罣碍,要无罣碍故……
不要有任何想法。一定不能有任何想法,心中要无私天地宽。
我们不要有罣碍,我们不能有罣碍。
如果连想的念头都没有的话,你念的经文已经被化成一种神秘的力量进入了你的八识田中。
神秘的力量实际上就是你念的经很多了,多得已经跟菩萨一样了,经文已经进入到了你的八识田中了,已经在你的意识当中了。
如果我们自己念经念到后来,自己嘴巴都不动,念头都没有,那这个人真的是念念无念了。
所以念经念到后来完全在心里了,那个时候你才是真正地拥有了它。
念经要念到你真正地拥有了它,你才能念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