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里菩萨讲了一句话:“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就是说一个人只要生出一个很干净的念头,如来佛菩萨悉知悉见。
就是所有的佛菩萨都能看见的,所有的佛菩萨都能知道。
如来代表什么? 并不是完全代表一个如来佛,是代表所有的佛菩萨。
我们平时法施、财施、无畏施,哪个施最重要? 法施最重要。
法施就是把观世音菩萨这么好的心灵法门去告诉人家,去救度众生,这叫法施。
但法施必须要有智慧的善业。 什么叫智慧的善业? 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有智慧,而不是说单单去救人。
如果你忙了半天而没有智慧,你就救不了人,你这个人就是没有智慧,就不能代表法施。
没有救度到一个人,他就是没有智慧的善业。
也就是说你去做一件事情,你没有智慧,没有做成功,你就是没有智慧的善业。
所以要用法的智慧来布施。
什么叫法的智慧? 比方说我们弘法,我们去法施,我们把佛菩萨的东西告诉人家,我们把佛和菩萨的思维方法称为“法”,我们法施就是要用佛和菩萨的这种智慧来告诉人家,来布施。 也就是说你学佛已经法喜充满了,你有智慧了,你再去给人家讲的时候,那你讲出来的都是佛菩萨的智慧,人家才会相信。
如果你自己都讲不清楚佛菩萨的智慧,你怎么样让人家相信佛菩萨有智慧呢?
所以,说法者必须具有法的智慧。
什么叫“一相法门”? 一相就是无相,一相就等于无相,一相就等于离相。
无相就是离开这个相。
离相的布施是什么? 我做好事情,我帮助人家,我不留名,我帮助人家不求回报。
如果做好事情帮助人家求回报,接下来就是烦恼来了。
离相的布施就是无相布施。
什么叫无相布施? 就是智慧法施离相,要用智慧去帮助人家,让自己、让人家来离相布施。
离相布施就是不执著。 有相布施是什么? 就是说,“哎呀,我印了书了,我家里怎么还没有转好呢?”开始烦恼来了。
“我今天已经帮了这么多人了,我念了这么多经了,明明念了经之后功德就是法布施,那我念了经了怎么还不好呢?”
因为你着相了,所以你没有好。
有句话叫闷声大发财。
你不出声给人家做好事情,人家感恩你,恨不得把头磕破。
这种感恩是人家发自内心的愿意感恩你。
如果布施不离相就落入到了布施的执著当中,这就叫“执著布施相”。
什么叫“执著布施相”? 因为布施了一点钱了,老在心里想:“我听菩萨讲过的,‘你从这个手给进来,我从那个手给你’。
我怎么没有发财啊?我今天念了经怎么没有好呀?”执著了吧?开始不舒服了吧? 如果你要去救人家,你所做的一切的一切事实上是不能取的。
也就是说我今天布施出去的东西,我帮助人家了,我不要回报,我不要索取。
我什么东西都不想索取,我就对人家好,这叫不索取。然后不能舍。
这个“舍”就是说做某一件事情,我不能舍我要的信念和学佛的决心,坚定地走下去,叫我不移、不偏不倚走我这条路,我不舍去我所做的无相这条路。 从心里感激人家。 因为人家是无相的。
一定要离相,也就是说我不取不舍。
我布施了,我就没有思想,就算我今天布施了感情,布施了所有的东西,但是我不取不舍。
我没有取舍,就有功德。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不论是什么布施都不能着相。
如果一个人着相布施,这个人实际上布施的功德很少。
多少争吵的事情、多少的矛盾都是产生在名利之中,就是因为执著。
这就是为什么你已经做好事了还会吵架的原因之一。
当一个人布施的时候,他就想到:“哎呀,我怎么没有回报呀?”
当一个人在做法施的时候,就想:“这么长时间了我怎么还不好呀?”
这么一想,功德没有,白做了,瞋心也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