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 做早课念心经的时候,下起雨来,是否要等到雨停之后再念?
答1: 白天下雨的时候念心经应该没问题,但是晚上下雨的时候不要念就可以了。
问2: 師父在《想离六道,先做人间佛》的博文中提到“绕佛”的方向是有正反的,想请问平时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或是做家事的时候有没有方向的问题?
答2: “绕佛”是一种仪式,在佛堂的时候有師父會带着大家绕佛,绕佛有好几种,有一种绕佛是大圈的绕,还有一种就是沿着屋子的动线来绕,但是不管如何,总的方向必须是顺时针。如果逆时针的来绕就會有罪孽。佛为正,魔为邪,需要按着顺时针方向走的就是正的。心理学家说过,惯用左手的人,很容易脑子會想不通,心理学家也做过调查,很多杀人犯是左撇子。但是在家里做家事或是平时走路,并不是属于绕佛,所以就没有这种左右前后的分别。
问3: 很多寺庙有转经轮,请问应该要怎么转?
答3: 很多和西藏相关的影片中有转经轮,转经轮就代表你的心。转经的意思就是当你嘴巴在念经时,手在转经,心也跟着动,这样心就跟你嘴巴合拍了,这时杂念會比较少。但是要记住,当你转经的时候,如果你杂念很多,你的魂魄就很容易出去。所以很多东西師父没教你们的,在这个心灵法門中没有的,先少用。
问4: 師父曾经说过在末法时期中要先度好人,度有缘人,但是在《不攀缘、不思善、不思恶》当中,師父又说“要急天下人所急,要度天下难度之人”,请问要怎么判别谁是有缘人或是难度之人?
答4: 判别这个人有没有缘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信不信佛,良心善良不善良,有无骗人的恶习。这些都能够用来判别这个人有无佛缘。要度天下难度之人是指那些有佛缘为基础的难度之人。比方说,这个人良心很好但是没有学佛,我就可以度他。如果这个人杀人放火,抽烟喝酒,胡说八道,从来不信佛,这种人就是和佛暂时没有缘分,这种人就算再难度,你也不能度。所以度人是建立在这个人有没有良心的基础上,这个人有良心我就能度他,这个人没有良心我就不能度他。
问5: 師父在《生灭导致变化,因果导致轮回中》提到如果要生气就先静下来,然后想一想,化解自己的心结,那么用这个方法是否可以治理心里的愚痴?如果有这种心结,是要用这种方法让自己静下来?还是直接念解结咒?
答5: 静,是一个方法,但是它不能完全解决烦恼。当一个人不開心,不顺利的时候,最好先静下来。其实这时候单单要静下来都很难,因为你虽然表面上静下来,但是你的耳朵还在听着,比方说还在听家人在骂你,或是其他人讲你坏話,那个时候你静不下来。实际上这个“静”字是因为有佛菩萨的加持之后,你修心修到了一定的程度,有功力了有能量了,你才能够静得下来。所以很多人家里吵架了,虽然你要“静静静”,但是另一方还在“呱呱呱”地骂,过一會儿你要是听进去了,你就又骂起来了。所以一个人要是遇到事情能够静下来,是因为这个人平时都很静的;一个平常遇到事情就蹦蹦跳跳的人,他不會静下来。这就要靠着平时的修炼,到了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才能够静下来。(要是还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是否可以离開当下的环境)完全正确,到超级市场走一圈(众笑)真的,到超市走一圈回来之后马上就舒服了。这个叫做吸自然之气,来补养自己混浊之气。因为当你生气的时候,你身上一定是混浊之气,外面的环境一定比你的混浊之气要好。但是当一个人修得很好的时候,他去超级市场走一圈说不定还會弄一点混浊之气上身。所以想不通的人可以经常出去走走;而想得通的人,少出去走。
问6: 師父在《无明习气是什么?》中说到人的一生中拥有的就是自私、贪婪和无知,形成了无明习气。请问这些是不是因为今世的业障所造成的?
答6: 实际上人的这些自私、贪婪、邪恶还有嫉妒心是与生俱来的,这个可以说是今世有的,也可以说是前世带到今世的,也可以说我们在无始劫前以来,最早開始轮回时我们就带有这些私心了。比方说两个婴儿什么也看不清楚什么也不知道,但是一个听到妈妈要给另一个婴儿喂奶,他就哇哇地大哭,这不就是嫉妒和自私吗?这种心从小就有的。你们以为小孩子生出来没有脾气啊?从小就可以知道有的脾气不好,有的脾气好。(怎样能够判断自己有没有这些无明习气)判断就是一种认识,认识我们就说是意识,人的意识可以判断自己身上的习气。比方说,我们今天学佛了,我们意识到这件事情是不好的,我们就判断了这件事情是不好的。也就是说,我们想到了这件事情是不好的,那就是不好的。你本来以为这件事是好的,但是你的意识一想:这样做不可以吧,你的意识就判断了你刚才所做的决定是错的。从心理学来讲,第一意识和第二意识,都是表象意识, 第三意识和第四意识是属于比较深层的意识,第五意识和第六意识属于清醒意识。你看到一个人你觉得那个人挺好的,那是从表象上看觉得那个人挺好,你再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人并不是这么好(第三、第四意识,深层的想),第五意识和第六意识是跟这个人接触之后才产生的意识,你认为他不是一个好人。所以这种意识是深层的,是加上去的,要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深层,用第三意识来遮盖你第一与第二意识,用第四意识来遮盖你的前三种意识。谈恋爱也是这样,谈第一年知道他的毛病了,谈第二年知道他是个混蛋了,谈到第三年就吹了,第四意识已经产生作用了,你就會把第一、第二、第三意识全部否定掉了。
问7: 師父在《常思己过,增福增慧》里说到福气是前世所修,德行是靠你今世所为,请问要如何判断自己有福还是没福?这个福是否可以说是我们的根基,而德行是因为这个根基修来的?
答7: 要判断自己有福没福非常容易,看看自己的父母亲就知道了。你生出来的时候双亲就有一个已经走了,说明你的福气就不多了。你懂事以后,爸爸妈妈已经变成单身了,也说明你的福气不多。你生出来的时候,整天身体有毛病也说明你没福气。你出生的家庭很穷,说明你没福气。或是看看自己长得漂不漂亮也可以判断你有无福气。这些事情没有办法的,都是根据你前世的德行来决定你投生到什么家庭。你如果投到一个没有福气的家庭,但是可以好好修行,改变你自己,当然这是属于另一个概念。关于第二个问题,就跟博文中说的一样,有福的人就有德,有福的人不仅已经得到了,他还有品德。比方说,一个有钱的人就比较容易造福于人群,这不是在帮有钱人讲話,但是的确是有钱的人的小孩也比较容易培养成有文化的人。有了钱才比较容易有德,福气是前世修来的,而德是靠你今世学习来的,今世修来的。有些人虽然很有钱,但是自己是贪官污吏,孩子就没有德,他们的福也會慢慢没有了。这个都是相辅相成的。(師父在这里说的福气,跟一般口头上说的福气有没有区别?)有点区别,師父说的福气讲得比较深远,是从前世带到今世的,这个德也是前世和今世都算在一起的,因为你前世有修,你也有德啊,所以你才會今世也有德行,然后你今世继续修德。就像李嘉诚,他前辈子积了很多德,所以这辈子有钱,他又继续做布施,所以他到了晚年乃至于下辈子还是會有钱。
问8: 師父说“人间一切均为法,学佛法就是学宇宙法”可否理解为世界万物就是佛法,佛法也就是宇宙法,永恒不变的?
答8: 要分開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叫做法界,佛称这个地球,这个人间为法界,并不是说这个地球或人间就是佛法,这是分開的概念。法界的一切都是空的,这个地球终有一天也會没有,所以这个就是空的。比方说你有一个像是屋子这么大的西瓜,你每天吃一口,总有一天这个西瓜还是會没有的。所以这个法界的法是空的,假的,没有的东西。(所以说佛法是真的,但是世界万物均为法的这个“法”是以物质为主?)对,所有的人和物质都是所谓法界的“法”,而这个“法”并非佛法的 “法”。
问9: 師父说过“修心要修到与宇宙意识合一”,就是人要修成佛,就是要修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答9: 对,能够到这个境界是最好的,问题是没有人上的去。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宇宙空间当中,他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他所要求的境界不一样。在地球上有的人只图口饭吃,有的人只要一张床睡就可以了,而有的人是好学生将来想当科学家,每个人的境界不一样,一个人如果想修成佛,他的境界很高,当然每个人所付出的也不一样。(所以人就是在修这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意识,要修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够真正达到佛的境界?) 对。在人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看得见的,但是这是幻象,是假的看得见的。真的东西是你的思维但是你看不见。比方说你们现在动脑筋,谁看得到你在动什么脑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学到了你肚子里面,你学到了很多啊,可是你走出来也还是你这个样子,因为这是看不见的东西。就像一个人读大学,读到了很多修养文化,那都是在他脑子里装着的,是看不见的;学佛也是学在脑子里,让你境界越来越高,那也是看不见的。所以如果你脑子里装着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但是是好的东西,你的境界就上升;反之,如果装了是垃圾,黄色的东西,那你的境界就下降。
盧臺長在弟子開示中回答的问题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