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每日《白话佛法》
首先,学佛的人要减少世俗的快乐。就是说你睡觉要少一点;好的东西少吃一点;对男女之情少一点,叫清心寡欲;对名利淡薄一点,不要追求名利。钱财够用就好。一个人要知道钱财是无底洞,吃的东西也是无底洞,有了名还要名,有了官还想再高一点的官……这些欲望哪一天可以停止?今天有了这个女人(或男人),明天想着那个女人(或男人),这种欲望是永远的恶性膨胀。
——《白话佛法》 第三册 6.名利是苦,苦乐是空
法 喜 分 享
①
一路依教奉行,双侧卵巢囊肿神奇消失和缩小
我之前一直有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曾在10年前,一度达到了手术大小,但通过念诵小房子,一个月内我的囊肿缩小到了手术要求以下。同样患病的其他人,很多都会有月事不正常,或是严重痛经,但我在念完小房子后,一直没什么感觉,例假都很正常,没什么疼痛。
往后,我因对生活没什么影响,也就没有针对性去祈求消除卵巢囊肿,只是依教奉行,一直念小房子给要经者,看《白话佛法》和开示,懂得了很多道理。我曾许愿多遍礼佛大忏悔文忏悔我邪淫的业障,并坚定许愿戒邪淫。两年前,去医院检查时,囊肿变成了左右侧的多个,但整体个头变小,也不影响生活,医院只要求定期复查。
—— 博客 2025年10月14日 精彩感言摘录 (1135)
②
2024年,因缘成熟后,我许愿了终身清修。今年2025年6月,时隔两年我再去同一家医院复查,显示结果:单侧多个卵巢囊肿竟然消失了,另一边囊肿也只剩一个1cm左右的,太神奇了!
我坚信因果不虚,业障消除,身体也会变好。愿力大于业力,清修属于大愿,因缘具足时,许了清修,真的能消很多业障!依照师父开示,我明白了邪淫的恶果,懂得了持戒就是清净,能持戒的人会有智慧。过去做错的,我好好改过,以后不再做。之后我也会继续珍惜如此殊胜的心灵法门,持之以恒地来修行修心,念小房子还债,学《白话佛法》懂道理,诚心忏悔。
—— 博客 2025年10月14日 精彩感言摘录 (1135)
③
念诵“心灵密码7829”和准提神咒后,菩萨慈悲让我的平板电脑失而复得
最近,我和家人回乡探亲,带着母亲和孩子辗转了几个城市,一路散心。但是回到先生老家那天,我发现一直陪伴我的平板电脑不见了。
我和家人反反复复地找,一个个背包和行李箱都找遍了,还是没有。然后我和先生开始回忆,他很确切地记得帮我把平板和经书一起放我背包。中途曾经放在酒店托管,吃完饭我拿背包时,印象中里面是没有的。中途打过车,还坐了高铁。于是,我打电话给酒店帮忙寻找,但是分别打了三次,酒店前台和客房保洁员都说找不到,还调取前台托管处的监控记录,也说没有发现。
—— 博客 2025年10月14日 精彩感言摘录 (1135)
④
我妈说大概率是找不到了,建议我再买一个。我想这不是钱的问题,里面有我存的很多资料呢。于是,我决定用佛法来解决,我心里祈求观世音菩萨:这个平板电脑主要就是用来学佛的,里面基本上都是重要资料和笔记,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如果可以,请让我找回来。然后我念了108遍准提神咒,又念了“心灵密码7829”。当念完时,也没收到消息,我心里又跟菩萨祈求:如果找回来,我一定现身说法!
到了下午(中间过了大概6-7个小时),我家人都觉得找回平板电脑应该没有希望了,正计划着在当地重新买一部时,这时酒店打电话告知我们平板电脑找到了,电脑是在一个缝隙里面被找到的!我的家人们直说太不可思议了!只有我心里知道,平板电脑失而复得了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我,连丢东西的小事都会照顾我,心中的感激感动无法言喻,只有自己好好努力才能报答菩萨的慈悲!
—— 博客 2025年10月14日 精彩感言摘录 (1135)
分享结束,如果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同修自己的业障自己背,不让师父背,不让师兄们背。
—— 点亮心灯 开悟人生 ——
师 父 精 彩 开 示
卢台长精彩开示专题:重阳节开示集锦
编者按:
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尊老敬老爱老之日,在此特殊节日之际多行善尽孝,尊老孝亲,广行功德,自然感得菩萨加持保佑和功德增长。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为人之子女的责任所在,给予老人心灵安慰与物质满足,乃为“孝顺”;学佛之人,当应追随佛陀脚步、学习观世音菩萨与师父的大慈悲精神,视一切老人为己父母,以普利众生的慈爱之心善待一切有缘,无缘大慈,共攀四圣。
(四)孝顺感恩,广种福田
5. 孝顺是学佛的根本之一
——《顺境逆境皆随缘 慈悲无我修福慧(下)——2016年9月5日卢军宏台长多伦多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开示摘要》
母亲是永远爱孩子的,而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真正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孝顺是学佛的根本之一,要好好孝顺,要有慈悲心,有慈悲心就必须要有感恩心。我们人从小到大,有多少人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我们感恩他们没有?我们对不起多少人?多想想别人好的地方,就会有慈悲心生出;天天有慈悲心,就不会恨别人;当不恨别人的时候,就拥有了菩提心。
师父每日《白话佛法》
所以佛菩萨让我们学佛首先要把人的欲望控制住,不要有这些世俗的欲望。因为当你减少了世俗的快乐之后,你才能有一种感应,才能感应你自己心里的快乐。
—— 《白话佛法》 第三册 6.名利是苦,苦乐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