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
“空性”是指的你更深层的,是没有肉身的,是指的你灵体世界,不是肉体世界。所以你的空性,就是说你的本性。
Wenda20140615B 08:02 臺-長对“空性”的开示
女听众:空性其实是不是说要空掉杂念,得到宇宙原本的那种样子?空性其实并不是没有,我现在觉得空性其实是万有。
答:嗯,你这个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了,这个我只能表扬你了(呵呵,师父)这个就是你深一步了,比一般人要深了。空性是对一般人来讲的,先要空,里边才会万有。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个仓库里面过去都是堆着杂物、杂七杂八的垃圾,你先要把它清空,清空之后你所有的东西才能装进去,对不对啊?(嗯)好了(但是您说在人间又不可能真空,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在最后一刻达到这种空性的话,就只能说在人间的时候,每天都是做很多的事情、起很多的念头,但这些事情、念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把它放在心里面,就是不能住心,过了就忘了,慢慢就达到这种状态了是吗?)对啊。现在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等到你快要死的时候,实际上这个人已经基本上完全明白了。所以臺-長经常跟很多人讲,我说人间到最后实际上就是跟你开了个大玩笑,就是让你赤条条地来,好像给了你很多,好像给了你很多享受,这里痛苦,那里弄,就像开玩笑一样的,到了最后两腿一蹬就走了,你不就是像到了游乐场一样的吗?(是啊)到了游乐场这里开心、那里痛苦、那里惊叫、那里惊喜,然后到了最后两个人钱用完了,门口出来了,呵呵,是不是跟人一样啊?(是是)给人的就是一种意识啊,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真的。很多人很执著啊,真的很傻啊,臺-長真的没办法讲,太执著、太傻了,他根本不知道人间是咋回事啊。人间是什么回事啊?人间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一个大玩笑,跟你开了个大玩笑了,从小养到大,就让你玩玩了,开心一样的,你就游乐场出来了,旅游结束了。你最后:“啊,我什么都没有啊!我回去啊?回哪里啊?”还不知道,“我是谁啊?什么时候来了?”也不知道(是的,师父)
Wenda20151023 01:04:09 空性与无我的概念
女听众:您之前开示过,那个“空性”是不是就是等于“无我”啊?
答:“空性”和“无我”,涵盖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解释的。“无我”是在为人,是在做人,是在学佛。“空性”是指的你更深层的,是没有肉身的,是指的你灵体世界,不是肉体世界。所以你的空性,就是说你的本性,明白了吗?本性像面镜子,照到什么他心中就有什么,照到不好的,那就是不好的。现在这个空性的意思就是说你本来是空的,还我本源,明白了吗?(明白。是不是这两个是在不同的四维空间里面是吗?)一个讲的这个层面是人间的,一个讲的更深层的意识当中的(明白。那师父,能不能平时不管自己遇到什么事情,把自己观想成一种透明体这样,可以达到无所住心吗?)不要去出花样,你要把自己看成透明体,接下来gui就上身了(哦)诶!什么都不懂,还要编,还要举一反八。你们……(对不起)没有师父的话,很多人就……过去为什么很多人修偏了?打坐啊,打坐之后把自己想成空啊,好了,gui上来了,自己魂魄没了,gui就上来了(嗯,明白。师父,弟子太愚痴了)呵呵,鱼吃得太多了。
Wenda20170728 10:06
通过学习《bhff》,理解了“空性”,从而跨越修行瓶颈
女同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这是我在修行上遇到的瓶颈,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根本出不来。师父在《bhff》第一册里曾讲过佛理就像数学公式,要在生活中反复套用佛理来修心修行。最近一个月通过对《bhff》第七册的学习,对师父讲的空性有了一个概念,不知道这个概念是不是正确,套用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处理问题,帮助我找到了之前一直跨越不了的在修心上的瓶颈。虽然以前有愿力救度众生,但是因为不懂性空才是学佛的正见,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与生俱来的私心根本无法去除,遇到境界现前,始终有人我分别,无法无私忘我地帮助别人。另外贪、瞋、痴、慢、疑五毒也如影随形,与人相处不能付出全部真心,自然为自己增加了阻力,影响弘法,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彻底地理解空性,简单讲就是不明理,不明白道理当然就做不出来对的事情,即使做也不是发自内心的本性流露,而是表面工夫,所以师父才说很多人在假修。明心见性是每一个学佛人的终极目标,只有明白道理,理解空性,佛性才会在自身体现,身体力行去实践后,才能够发自真心地慈悲喜舍,自度度他。如果弟子总结得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观世音菩萨和护法神菩萨慈悲原谅。见性即为见证本性,本性即为佛性,佛性即为空性。释迦牟尼佛讲人人皆具佛性,那人人也皆具空性的特质。空性是无量无边、无增无减、无垢无净、无是无非、无始无终、无我、无人、无寿者、无众生,即为无限。是否可以理解:在人人皆具佛性,也就是空性的基础上,我即众生,众生即佛,众生与我与佛本为一体,无有分别,所以菩萨可以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量,师父可以为救众生而舍命,因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好就是我好,你痛就是我痛,所以师父才会讲“众生之痛乃吾佛之痛”。明白人即我,我即人,众生与佛的关系后,会帮助我们克服很多妄想、分别、执著,去除五毒。例如,嫉妒心人人与生俱来,如果能够明白我们本为一体,就会想到,菩萨在救这个人就是在救我,师父表扬这个人就是在表扬我,就会由衷生出随喜赞叹的心。师父关心他就是关心我,嫉妒心自然消除。师父让我们多度人也是同理,救别人就是救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爱众生就是爱自己、就是爱师父、就是爱菩萨,因为我们是一体,不可分割。就像在空气中,我们分辨不出有形的物质一样,当透彻理解空性后,没有分别,平等无碍的心做出来的事,可以帮助我们慢慢放下有形物质的限制,完成从有限到无限的过渡。见到本性是逆向回归的开始,不断地在生活中积累功德,修六度,即是炼心,就是断除十二因缘造成轮回的过程。随着境界的提升,到最后就无我,无人也无我,破除色相,突破肉身这个物质躯壳的限制,达到无限,就和整个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简单讲,每个人对自己及家人和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和我们不可分割,而其他人,我们只可能有保留地付出我们的爱,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和我们无关,但我们并不知道人间的所有都是因缘而生,虚幻不实的假象,佛法告诉我们的才是宇宙的真相,真相之一就是所有众生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明了这个真相与假象的区别,就可以爱人如己。感恩诸佛菩萨及所有像师父一样觉悟的人,用自性的光芒引领我们找回真相。明白这个道理后,再遇到有人需要帮忙,就会尽自己所能,而不会偷懒,不会找借口,因为帮他就是帮自己,度人时也会有人伤我痛的悲愍心,他即我,我即他,无有分别。做所有事情都是同理:尽心尽力,得到益处的是你,是我,是他,是所有人;偷懒耍滑地去做,受到伤害的也是你,是我,是他,是所有人。用私心,再努力,得到的都是有限的回报,只针对个人;而把所有众生都视为自己,去做,得到的是无限的,因为众生是无限的。心里装着所有众生就是无量心,无量心得福报,无极限。如果理解正确,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同修破除私心,学习观世音菩萨和师父,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在人间生活及弘法。佛法的智慧浩瀚如烟,以上分享肯定有不全面和不对之处,还请师父慈悲指正。感恩师父。
答:小丫头,真的不得了!佛法是一种教育,你现在能够把佛法看得这么透彻,能够这么有悟性,真的不容易。就是你的行动我不知道,但是从你对佛法的理解,从哲学上、从人为上、从境界上来理解,我觉得你已经很到位了。所以你就知道师父为什么会不要命地去救人,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佛法这么深奥,为什么佛陀……为什么凡是学佛的人能够忘我,就像你能够理解基督耶稣一样,他为什么能够为别人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这就是你刚才对这些问题分析的理解,所以我希望你更好好地学(感恩师父。这样都是刚刚理解到的)很多人根本还没到这个位呢,听都听不懂。学佛你真的要学得好的话,你真的要理解透彻,绝对不是念点经、敲敲木鱼。你到了天上,听佛讲,他们都是讲这些的,并不是跟你讲很浅的,是跟你讲哲学。为什么说佛陀是个大哲学家、人文学家?他们的境界已经不是我们人所能理解的。为什么很多人要舍弃小家,进入大家?为什么很多人学佛到今天,自己舍不掉啊?他什么都放不下啊!那就是境界。你能够把菩萨的心,把佛当年的弘法,用哲学观、用菩萨的境界观能够把它理解到这种深度,我觉得你已经真的很厉害了。希望你好好地学,继续研究。我觉得你把这些可以分享,没什么问题的(感恩师父)但是不要贡高我慢,听不懂啊?(明白,其实贡高我慢就是业障的一种,它也是限制我们从有限到无限的过渡)对。你要放下,要言行一致(我会好好修的。就是刚刚明白道理,之前做不到,就是因为真的是不懂,不明白道理,根本没有对空性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对啊。你想想看,一个人的嘴巴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有些时候到了一定位置,你的境界上不去了。上去不是靠嘴巴讲的,理论是理论,“菩萨”这两个字叫觉悟,要靠悟,要靠觉(要靠修,要靠行愿。感恩师父)没想到,现在的青年人都是非常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