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2225|回复: 0

BHFF第八册文摘:33、《普度众生是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1320
发表于 2021-7-20 1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HFF第八册第三十三篇




普度众生是福


✦✦✦✦✦


每个人修成、证果的时间长短都不一样,



也就是说,一个人修成修不成的时间,它是有区别的。


证果是什么?



就是证实、验证我们现在所受的这个果报,这是什么果报啊?



这是你的现世报,还有你的前世报。



如果你这一世修不成,你下一世一定会回来继续投人,而且下一辈子投人不一定会投到一个非常好的人家,说不定还不如这辈子。



因为你的旧业没有消完,这辈子你又造了很多的新业,在新旧两业的交替当中,你可能再投胎还不如现在。



学佛不能前功尽弃,人要心定,要学会禅定。



禅定就是坐得住,禅坐让你安定心,会产生智慧。



杂念多,就不是智慧,因为一个人的杂念越多,智慧越少;智慧多的人,不会有杂念。



静坐求得最安定的心,因为我们不会打禅,静坐就是安静地坐着,这样你才会慢慢地悟道。


很多事情都是安静下来才想通的,在恼怒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这个人的心一定静不下来的,他是不能够开悟的。



所以,心不定,就会悟不出道。



要解众生缚,就是要帮助众生解脱,起修行地。



如果你能把人间的事情都能想得通,那么你就是菩萨的思维了。



登地就是你超越了这个地。



所以,修到这个果地,就是你已经证得这个果了,你就会懂得用心来解脱人间一切苦难。




要想超越人间的苦恼,首先要广发菩提心。



菩提心,还有一个菩提行愿心。



单单的菩提心是慈悲心,然后菩提行愿心。那就是说,我不但要慈悲众生,我还要去帮助别人,我要去行我自己的愿力。



当一个人拥有行愿和发菩提心两个心合在一起的菩提心,那实际上就能够悲智双运。


要普化众生。普化众生是什么?


“普”就是方方面面,太多了;“化”就是去救度;普化众生就是普度众生。


一个人的苦,一个人的难,不管它有多大,我们有菩提心的人,就会受更多苦,因为人伤我痛,别人受苦,你会更觉苦,你就会发更多菩提心。


一个人吃的苦越多,他的菩提心就越大,而且他修心的成果、成就就会越大,因为他发的愿越大,使他受苦越深,所以,他得到的果报会越大。



多闻不如一修,修行在于行。



修行就是修的你这个行为,你这个行为如果是在弘法度众,那么你就是在修行。



如果你今天不能做到修行,实际上你根本没有在修行。说自己修行修心,必须要全心全意。




修行最忌讳的是空谈。



空谈就是杂谈,杂谈不如不谈,否则会耽误自己的慧命。



感动不如行动,你今天很感动,很感激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但这感动要落实在行动上,你还不如好好地去行动,这个“动”就是你的行为、动作,就是修行。



所以,行动就是实修。



​实修就是放下自己身上所有的毛病,坚决改掉。


undefined


白话文摘

粹集至高佛理|妙语禅悟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8 23:41 , Processed in 0.07346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