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来十号
------佛有十种名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跟大家讲的十个名字,跟佛都是一样的称号,其实就是佛。比方说,你说这是佛,实际上就是“如来”,“如来”也就是佛,为什么人家说“如来佛”。“正徧知”也是佛,“明行足”也是佛,“善逝”也是佛,“世间解”也是佛,“无上世”也是佛。
1)“如来”是什么呢?就是真实如来相,就是人间的真实如来相。靠着对所有的人间的真实如来相而成正觉,就是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人。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佛实际上就是古佛而来,原来有的现在又来了,我们人的本心本来就有佛性,我们又来了,那么就叫“如来”。
、
2)“应供”是什么呢?就是相当于受人天供养,断烦恼的智慧德行已经圆满的一个觉者。圆满的觉者,他能断烦恼,但是他是接受人天供养的,而且他是受人尊敬的人,实际上受人天供养,就是尊敬。 法师,你们可以供养他们。为什么?你们尊敬不尊敬法师?为什么你们看见他要合掌?因为他们为人师表,所以他们接受“应供”。他们可以接受别人对他们尊敬的供养,实际上就是已经到了阿罗汉果了。
3)“正徧知”。正的,大家知道很正。“徧知”是什么?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完全能够开悟了,其实就是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样,正徧了知人间的一切,这个世间真正的一切是什么,什么都懂了,四无量心。佛能够证得智慧,正确圆满,就是周遍含容。什么意思啊?凡是这个世界,哪里他都全部能够知道。正徧知,也是菩萨的一个名称。
4)接下来是“明行足”。明行足是什么呢?就是开天眼了,开慧眼了,知道宿命,知道漏尽通了,自己所有的身口意圆满,具足佛性。“明”就是代表智慧,“足”就是代表福德,“明行足”,就是拥有智慧、福德圆满具足的菩萨,实际上就是十地菩萨,就是佛。
5)善逝”是什么呢?“善”就是好的,“逝”是逝世的“逝”。“善逝”这位佛有智慧,他行八正道的涅槃,就是说完全在八正道上行涅槃。善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很好地过世,善良地离开,其实就是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他不会再退转到人间的生死苦海,六道轮回当中,他就是佛了。
6)“世间解”,就是完全了知人生了,而且他懂得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世间,出世间法和在世间法之道,他完全都懂了,叫“世间解”,也是佛。
7)还有“无上士”,就是无上之士,就是没有比他再好的了。在人道,无上之士就是大夫,就是孔老夫子那时候说的“大夫”, 就是非常高贵,境界高,是人的当中最高的,超过人最高的境界了,就是圣人。我们说“无上士”在人道就是最高的,完全超脱人道了。涅槃也是无上。在一切众生当中,因为佛是断尽一切烦恼的,没有任何烦恼,故名“无上士”,也是成佛的,都是佛性。
8)“调御丈夫”,佛的大慈大悲大智慧,能够跟所有人沟通。妙法——以什么身得什么度,你是什么样的人,菩萨会用佛法来感动你,来悲切你,讲得能够让人接受。就像我刚刚讲的故事,佛陀的弟子问他问题,佛陀就会根据他们用的方法,用妙语来解答。讲佛法要用种种方便来调御修行者,使他们往生涅槃,就叫调御丈夫。
9)“天人师”。就是四道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令彼能够解脱烦恼,是一切天人的老师,天人的老师就是佛。
10)“世尊”。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被所有众生非常尊敬,世间和出世间都是最尊敬的人,那就是佛。
Wenda20171008B 09:32
如何理解南无“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等佛的尊称
男听众:师父,礼佛大忏悔文里有一句话叫“南无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些是佛的各种称号。念礼佛大忏悔文除了请八十八佛帮我们忏悔消业,也请了很多很多佛来帮我们忏悔消业,是这样理解吗?
答:当然了。你念礼佛大忏悔文等于通知了天庭,通知了所有的菩萨,你瞒不了任何人的,通知了之后,菩萨才可以帮你全部消掉,否则怎么可以。你说哪一位……一位菩萨就可以帮你消业?一位菩萨帮你消业,那叫“动因果”(师父,“南无如来、应供……”“如来、应供”等是一个统称吧,太多的南无如来佛,太多的南无应供佛……是这样理解吗?)对啊。不管在人间用哪一种方法成佛,只是名称问题,到最后全部都是佛。比方说,你这个人一辈子做老师,师道尊严,而且不停地去帮助别人,救度众生,人家把你当世尊一样。佛陀在人间人家不是叫他“世尊”吗?(对)世尊就是佛,但是有时候又叫“佛陀”,又叫“如来”,都是佛,就是他(明白了。“明行足”怎么理解呢?)“明行足”,就是非常正信正念地明白自己的行为,功德圆满,“足”就是功德圆满。在人间做人、弘法、帮助别人,明心见性的人,而且有行为,做的事情都圆满具足,所以圆满具足就是“明行足”(明白了。那“无上士”呢?)“无上士”就是人天老师,什么都懂,才把他称为“无上士”,就是人天之师。“天人师”跟“无上士”一样。“无上士”就是在人间完全像圣人一样活着,从来不做坏事。比方说,庙里边老法师,或者一些大和尚就是“无上士”,他到最后成佛了。他从来不斤斤计较,忘我,从来不计较人间的个人得失,也没有贪瞋痴,他不是“无上士”吗?(是的。师父,“世间解”呢?)“世间解”,这个人就是能够帮别人解释,能够帮人家在世间明心见性的人,实际上什么事情都能够解脱,最后也是成佛(明白了。“调御丈夫”呢?)过去“丈夫”就是说高尚的人,“大丈夫”。“调御丈夫”就是说能够帮助那些高尚的人,能够让他们开脱、解脱,能够帮他们调解心态,这个就是佛了(师父一解释,我们这样读就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50306 14:57 有关如来和释迦牟尼佛的问题
男听众:之前有几个同修问师父,如来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人,您说不是一个人,我也一直以为他们是同一个人。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佛祖,《西游记》里又说“如来佛祖”,他们佛祖不就是同一个人吗?
答:你记住了,“如来”“如来”,有很多很多最最大的菩萨,你慢慢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佛陀就是佛陀(佛陀不是佛祖啊?)佛陀就是佛陀,如来菩萨是如来菩萨,明白了吗?里面有很多很多显化的故事,你慢慢就知道了(礼佛大忏悔文里面一句有十一个称呼,“南无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个称呼是不是也算同一个人?)这些称呼前面全部都讲的是天人师、佛、世尊,实际上并不是讲的一个,调御丈夫啊、无上士啊、世间解啊、明行足这些不是一个。南无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都是分开的,不是一个,但是一个统称。你就看最后几句就知道了,“天人”,天上、人间;“师”,天人师;“佛”;“世尊”。
Wenda20130510 03:26 如何理解“一切无相即见如来”
女听众:“一切无相即见如来”,是做到“无相”了才能见到如来,就是说境界到那个位置了才能感到菩萨的显化、看到如来佛,是这样吗?
答:不是看到如来佛,如来是一种自信,如来就是一种涅槃,无去亦无来,实际上就是看到人生的本性,只有无我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性。举个简单例子:你在社会上做人,如果把自己忘记了,那你想到的就是众生。雷锋把自己都忘记了、就记住人家,他不就是良心、本性最善,他不就是见到如来本性了吗?(明白)
Wenda20170526 01:26:12 如来藏是什么
女听众:师父,“如来藏是无明和空性合而成的”,如来藏是不是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
答:“如来藏”实际上就是你本来的佛性的那地方,应该是属于第九意识吧,不是第八意识(摩尼珠可不可以理解为第九意识?)摩尼珠就是你开悟之后得到的一个境界,应该是第九意识。实际上第九意识里边有很多很多菩萨的智慧,因为第九意识已经到了你的根本智了,叫法不同,根本智知道吗?本性,如来本性(宇宙的本性是吗?)如来本性,就是摩尼珠(明白了,感恩师父)
Wenda20170609 39:16关于礼佛大忏悔文中的愿力
女听众:师父,是不是礼佛大忏悔文中也是有很多愿力的?因为我那天读着:“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感觉里面还有很多话像很大的愿力,是不是念礼佛大忏悔文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愿力?
答:那当然了,礼佛大忏悔文里边就是有很多很大的愿力的。你看看最后那一段里面,“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就是在人间都有很多的菩萨。“无尽法界尘亦然”什么意思啊?就是有这么多的无尽无边的法界,人间的灰尘、五欲六尘还是在的,但是你要“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你只要听到菩萨的声音,你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样的宽阔。“普出无尽妙言辞”,就是你只要能够听到菩萨的声音,你的心中就会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妙言辞,就是你会得到很多菩萨的加持,让你心里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言辞”就在人间用的嘛。“尽于未来一切劫”,不管在今后碰到什么样的劫数,“赞佛甚深功德海”,只要你跟着菩萨、跟着佛,只要你称赞佛,“甚深”就是要学得很深,你就功德如海,一切灾难化为祥了(师父这一解释我们就明白了)你念起来就有劲了。你们不问我怎么讲啊?多少经文我要跟大家讲,我都来不及讲啊!我念一遍经你们不知道要念多少遍呢(明白了。师父开示太精彩了,谢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