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点燃心灯 于 2021-7-24 21:50 编辑

原文节选
師父告诉大家,佛陀告诉我们,外相可以影响你的内心, 也就是你的心在动,你看见的也是在你的心中动,你没看见的 也是在你的心中在运作。佛陀就是告诉我们:心生则境生,只要心生出来了,境界就生出来;心灭则境灭,你今天想这件事 情没有了,它就没有了。你今天烦恼生出了,你就有了,境生 则心生,你看到这个环境,你的心产生了一些想法了,那么你 的心就生出来了;那么境灭了则心灭。举个简单例子,晚上在 很远的地方,突然——你们听不到声音的——很远的地方有一 辆车开过来,在农村的时候很暗,根本没有灯的,你看看很远 很远的地方,这个汽车只有一盏灯,因为那个灯坏掉了,你看 见一盏灯很远,忽忽悠悠的,而且因为汽车开的时候还有很多 树,所以这个灯一会儿亮、一会儿不亮,你可能会心里产生“哎 呀,是不是见到什么灵性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汽车一盏灯, 经过很多树木,它是一闪一闪的。这就是你的心在生。等到它 开到你面前,“哦哟,一个灯的汽车”,境没了,心也灭掉了。 你今天对这个人的恨也是这样:你恨他,等到他跑过来跟你说 “这件事情不是我讲的,是别人讲的,你不要误解我”,你这 个境就灭掉了。
所以人的心,佛说“心即是境,境即是心”:环境就是你的心, 你的心就是环境。所以当我们去注意这个世界上某一件事情的 时候,我们的心可能还在。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我们的心就会 动;我们的耳朵听到了,我们的心又会动。所以叫“无见就会 无感觉”。所以不要去看到,心无罣碍,不要去听别人讲,你 就有虚空的感觉,心中有虚空。而虚空的感觉,时间长了,在 你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环境,那就叫空境。空境虽然不像红尘中的色境——今天看见这么多 party(聚会), 这么多人,这么多商铺、霓虹灯,很开心,但是空境就是心中 的一种高尚的境界。因为经常心空的人他不会有烦恼,而在红 尘当中滚滚的人,他的烦恼不离身。所以我们情愿要修心修到 空境,那种境界才是日后超脱六道的根源。
白视频99集
拓展延伸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妄念
女听众:当您或者其他的高僧大德,有时候生病或者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心是不会动的,别人也会觉得您是为众生担业担得太多了。可是当我们自己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心就会乱想,“是不是自己造新业了?”“是不是哪里不如理不如法了,还是说旧业爆发出来受报了呢?”“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精进才化不掉这种旧业呢?”您说这些想法是不是妄念?该怎么对治?
師父答:这个本身就是妄念。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一个人身上长一个小东西出来了,没有妄念的人说,“长个东西要洗洗干净,就说明这个地方可能好久没洗澡了,会长一些疙瘩出来”。如果有妄念的人马上想“唉呀,会不会生癌症啊,会不会怎么样,会不会人家咒我……”他都会想到的,那么他就是妄念纷起,然后这个人就妄想、就颠倒了、就乱想了,很多时候瞋恨心就出来了“肯定是他弄我的”。实际上怎么样来对治呢?首先要正念,正念是什么呢?就是平时就不要乱想。碰到什么事情平时就不乱想,把人家老往好的地方想,碰到事情你就不会有妄念了。比方说今天你出门绊了一跤,正好有块石头,你很快地就想,“哎呀,我真的不当心,怎么石头在这里啊,我应该把它拿掉,否则其他人还会绊跤”。另外再想一想,“这给我一个教训,说明我躲过一个劫了呢”。这样都是往正念在想。如果不好的念头“你看,一定是隔壁邻居在残害我呢”(不是那么想,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修得不好,哪里做得不对了?”)那一样,挖自己的话,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挖得太深,挖得太深叫执着。想象一下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如理如法了,可以改正这是好的,但是挖得太深的话,你就伤自己了,因为你没有不如理不如法,正好是一个劫呢?不就出事了吗?(明白了)
--wenda20140316A 33:55
XLFM法界心

编辑排版如有不如理不如法
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