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节选
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他坐在森林当中非常地虔诚,每天在大树下冥想、打坐。有一天他打坐完之后起身在林间散步,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见莲花正在盛开,这个修行人心里想:“我如果摘一朵莲花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芬芳,精神一定会好很多。”于是他就弯下腰,在莲花池畔摘了一朵,正要离开,就听见低沉而巨大的声音从天上传下来:“是谁啊,竟敢偷采我的莲花?”修行人环顾四周,什么也看不到,他只能对着空中问道:“你是谁,你怎么说莲花是你的呢?”“我是莲花池神,这森林里的莲花都是我的。枉费你是一个修行人,偷采了我的莲花,心里起了贪念,不知道反省忏悔,还敢问这莲花是不是我的?”
修行人内心生起了深深的惭愧,就对着空中顶礼膜拜说:“莲花池神,我知道错了,从今以后我痛改前非,绝对不会再贪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修行人正在忏悔的时候,没想到又来了一个人,他说:“你看,这莲花开得多好啊,我该采下来卖掉,卖点钱,把我昨天赌博输的钱全赢回来。”说着,这个人就跳进了莲花池踩过来、踩过去,把整池的莲花摘个精光,莲叶全被践踏得不成样子,连莲花池的泥都翻上来了。然后他捧着一大束的莲花大笑地离开。
这个修行人在期待着莲花池神出现、制止或者斥责、处罚那个人,但是池畔一片安静。他充满着疑惑,对着天空说道:“莲花池神,我只不过虔诚地采了一朵莲花,你就严厉地斥责我,而刚才那个人采了所有的莲花,毁了莲花池,你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讲?”
空中的莲花池神说:“你本来是修行人,就像一匹白布,一点点的污迹就很明显,所以我才提醒你,赶快去除污浊的地方,回复纯净。那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恶棍,就像一块抹布,再脏再黑他也无所谓,他根本不以做坏事为耻,不懂得好坏,所以与恶人讲理,对牛弹琴,我也帮不上他的忙,只能任他自己去承受业报,所以我才保持沉默。你不要埋怨,你应该欢喜,你有缺点还会被人点化,说明你还有佛缘,还有救,表明你的布还很白,值得清洗。忏悔后,你会变得更加地纯洁。”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去讲别人不好,你自己干净最为重要,因为有些人的恶报还没到,他做了太多的坏事。而我们守口业、守身业、守意业,每一天检查自己的心,观自在,能够明白“我到底在干什么”,这样你才能入污泥而不染。
---190908法国巴黎
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一品无明”;如何破除无明
问:師父在《白H-F法》第一册里有一篇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请问師父,“一品无明”是指一种无明吗?
答:“一品无明”,实际上应该指一种或者一类(请问師父,众生有多少种无明要破除呢?)你说呢?(好多)身上的毛病多得数也数不清,八万四千啊,所以才会生出八万四千种法门来救度
(明白。现实生活中,众生迷惑吃众生肉,学佛人许愿吃全素、守戒律,破了吃荤的无明;出家法师戒律多达300多条。请问師父,是否守一个戒律就会破一种无明呢?)对啊,你守戒守得越多,破无明破得越多。傻姑娘,稍微有点开悟了(原来是这样,明白了。所以師父一直说,为什么守戒守得越细,我们越容易破迷开悟)对啊。如果你破无明,实际上就靠守戒啊,因为你不懂好坏,你先守戒再说。因为你的贪瞋痴在你的精神上起作用了,它就会障蔽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让我们对人间的事物不明白,产生种种分别心(是的,師父。今天突然间有一个场景,让弟子感觉到我们这个无明真的是特别特别可怕。从生活中就能感觉到,我们的无明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你想想看我们人的一生多少无明啊!什么都不懂(是)你看看抓进去的人全部都不懂的。很多人一辈子很聪明,到了最后出事了。为什么?就是不懂啊!
(对,不懂。请问師父,我们怎么去破无明呢?)怎么去破无明?要增长智慧你才能破无明(師父也曾经开示过,要先达到声闻、缘觉道,是要破见思惑;凡是达到菩萨道,是要破尘沙惑;要达到佛的境界,就是要破无明惑)对啊
(是否我们只要在人间就无法破无明呢?)在人间的话,你学菩萨,学到菩萨了,就完全破掉自己的无明了。“尘沙惑”你都懂啊?说明你还是学点东西的(師父您讲过的,感恩師父。真的是要好好地懂一些道理)要好好修的。
学佛里破“尘沙惑”的话,就是说一个人对什么事情都要放得下。实际上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称为“三惑”(明白了。弟子也向師父忏悔自己放不下,要放得下,就觉得搞来搞去真的是很烦的)你说说看有什么好搞的?(对)迷惑啊,迷惑才会去跟人家搞来搞去的(对不起,師父,弟子忏悔)你说说看,你们一辈子跟人家搞了多少?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又犯“见思惑”,又犯“尘沙惑”,再犯“无明惑”?(是)因为贪瞋痴,这个是根本迷惑了(明白了。对不起師父,要好好地修)
--Wenda20190203B 05:59
XLFM法界心

编辑排版如有不如理不如法
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