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心见性
要明心见性,要实修证悟。真正地好好修行,你才能见证你的佛性。很多人说,我开悟了,实际上没有开悟,真正的开悟是明心见性,就是你心里什么都明白了,你已经看到了你自己的本性,那你这个人才算是真正的开悟。
------摘录白8-2 得名利 舍名利 才能明心见性
Wenda20161125 01:22:49 明心见性的境界在哪一层天;超脱六道后是否还有业障
男听众:师父说过一个人明心见性就到天上了。请问师父,明心见性一般的境界会在哪一层天?
答:“明心见性”已经超脱六道,在菩萨道了,很厉害的;而且菩萨很高的,应该至少上等上品了,非常高(师父,他如果真的在人间明心见性了,是不是还有业障呢?)还有业障,只要在人间你就会有业障(他明心见性了但还有业障,这样也能超脱六道吗?)能,这个就叫带业往生。为什么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你完全明白了道理,但是你在人间,过去没有明心见性之前,你还有很多业障,并不代表你过去就消掉了(师父,您说他带业往生之后超脱六道了,如果是乘愿再来的,他带业往生的那部分业是不是乘愿再来到人间再报呢?)没了。带业往生带上去,他到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一洗就没了。
Wenda20170409A 48:56 明心见性是什么状态;怎样理解外心和内心
男听众:师父,一个人明心见性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呢?
答:明心见性,与世无争,什么事情都笑嘻嘻的,笑得出来的人就是与世无争,就是明心见性。看见这个五浊恶世,天天恨得不得了,这个人“明心”没有见性(有句话说“人有外心和内心,外心会影响到修行的行为,包括贪瞋痴慢疑,而内心会影响到修心,即是心里面如来本性的清净”,外心被五欲六尘所染,就会进入内心深层的如来本性,进而造成内心不清净,染上尘埃,烦恼也随之而来。可以这样理解吗?)完全正确,这句话师父讲过的。
Wenda20150904 27:46 业障消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明心见性
男听众:开悟是否也与业障比例有关系?是不是业障要消到一定的比例,今生才有可能明心见性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台长答:那当然了,比方说业障是你眼睛前面看到的雾,雾越大眼睛越看不清楚前面。业障消了,那等于眼睛前面的雾散了,那你是不是能够看到前面了?对不对啊?(是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0115 01:32:26 发心越接近佛心本性功德越大
男听众:师父,“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我们在未明心见性之前,做同样一件善事功德时,是否发心越接近佛心本性,功德就越大?
答:这个是的。越接近佛心的话,用佛心去做任何事情,你当然就变成功德了啊。如果你只是一般地做善事的话,那你就是善报,善有善报。
Wenda20160311 40:31 只靠念经能否明心见性
男听众:只靠念经可以明心见性吗?
答:可能性只占50%(是不是其他的50%主要是救度众生?)放生、救度众生、命理调节……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50%。你去看看这个比重,就是说念经的比重特别大,如果一个人学佛不念经等于不学佛,烧香不念经等于不烧香。
Wenda20170506 58:02 没有拜师的人明心见性了,天上是否会生出莲花
女听众:没有拜师,天上没有莲花的人,如果他们自修,明心见性了,是否会在天上自然生出一朵莲花?
答:一般不会。就是走的时候,自己只要魂魄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一朵莲花就来了,叫足下生莲。他到了这个时候,往天上飞啊飞啊,飞到一定时候,莲花就来了。这个莲花是他自己修成的,自己内心生成的。
Wenda20170602 07:58 能否发愿“今世一定要明心见性”
女听众:师父,同修可以发“今世一定要明心见性”这种愿力吗?
答:我觉得可以(万一今世他不能开悟,算违愿吗?)不算,没有问题的。
Wenda20170528A 18:35 智慧地对待得与失、有和无,是否属于明心见性
男听众:我们用感恩心、慈悲心和平常心智慧地去对待得失、有与无,这是否也属于明心见性?
答:是啊。这个人的境界已经无我了,已经没自己了,只有别人了,这个人的境界没有得和失的心了,你说不是一个菩萨吗?得到了也没有感觉,失去了也没感觉,觉得一切都是随缘的,你不是一个好人吗?人家在得的时候,你说“无所谓,我不要”,你说你是不是一个很干净的人?(对)人家拥有,你说无所谓,等到你失去的时候,你也能够放得下,这个已经是随缘了。得失从缘,这个人已经是菩萨境界了。人家在失去感情,失去身体,失去……我们学佛人在失去什么?我们在失去愤怒,失去嫉妒,我们在失去贪念,我们越来越干净了,就这个道理。
Shuohua20130308 01:13 学佛要明心见性,不要偏执
女听众:师父您好,弟子给师父请安,祝师父法体安康,常驻世间,弘法顺利!我想请教师父几个问题。《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同修的疑问是: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天天求观世音菩萨,这是不是“音声求”?梦中见到师父的法身是不是“以色见”?
答:要记住,任何的经文,都是应时而生,应时而运,学佛人不要去执着某一句话、某一件事情、某一个观点。为什么佛菩萨讲“一门精进”啊?很多的经文,当时佛说,佛在孤独园怎么说怎么说,是根据当时弟子提的问题,和当时现实社会上的问题。比方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他的弟子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一些经文了。释迦牟尼佛倡议大家沿街乞钵之食,培养大家的慈悲心,这个是妙法。你想想看,你拿菩萨这句话来讲菩萨那一句话,怎么会没有矛盾呢?(对)你现在说“菩萨说魔心太重,要打魔”。如果照这个原理讲的话,菩萨都要大慈大悲,连地下的恶GUI都要救,为什么还要打魔?魔不也是恶GUI吗?(是)这么来讲你就偏了,叫偏执,学佛一定会学偏差。天上都是菩萨,为什么还有护法神?护法神是打魔的,对不对啊?(对)但菩萨是救人的(对,末法时期我们也应该用妙法救人)对了,很多人就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八万四千法门你现在讲得出来吗?字典上找得出来吗?编都编不出来。八万四千法门是应运而生,有的法门还没有出来呢(是)就像人钻在“知乎者也”里一样的,你拿这句话来贬低那句话,拿那句话来打倒这句话,那你自己本身不就在无明当中了吗?(对对对)要记住,一门精进是明师帮助你怎么样来解除自己心中的疑虑和困惑,你这些问题并不代表你心中的疑虑,实际上是学佛当中的一种业障(明白)台长跟你们讲的话都是实实在在的,有些东西越解释越糟(对)佛法是妙法,佛法是应运而生的,末法时期很多的佛法是应用在人间的,如果这个佛法不能解决人间的问题,为什么学佛法?(是)那大家都学出世法好了,以后死了再用,现在用干嘛?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救苦救难,苦难在哪里啊?苦难在我们人间。现在还有人跟台长讲“观世音菩萨动人因果了,把你救出苦难了,本来你应该受苦的”。这种理论你能跟他讲吗?讲了你就犯口业了,你现在不就这样吗?拿佛菩萨在某一个年代讲的某一句话来解释现在很多问题,不偏差吗?学佛要明理,要明心见性,见不到自己的本性就不行(懂了,谢谢师父!)
Wenda20171008B 18:09
读《BHFF》也有忏悔的作用,与念礼佛大忏悔文有何区别
男听众:请问师父,读《BHFF》是不是也有忏悔作用?因为有时候读着读着就想着自己曾经做错的事情,有种忏悔的感觉。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百分之一百有的,过去我也没有讲给你们听。实际上在读《BHFF》的时候,会引起你很多的心理活动,心理的思维,心理的理性在慢慢地运作,其实就是在明心见性。实际上又有忏悔的功能,又有明心见性的功能,所以为什么叫你们读。学XLFM的人,如果你不读《BHFF》单单念经,你就像迷信一样,没有用的。要理性,不是迷信(嗯。读《BHFF》是出声读还是看,多看几遍?)晚上,不影响别人就看,白天有空就念出来,念出来很好。你看看经文好了,经文有的时候根本不是经文,完全是当年佛陀在讲法的时候一些记录,《金刚经》也是啊,全部都是当时佛陀讲的。为什么要念出来啊?现在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读《BHFF》有忏悔的作用,那和读礼佛大忏悔文的忏悔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了,一个是自我忏悔,一个是对天忏悔。自己忏悔会增加自己的悟性;对天忏悔,由菩萨加持,会消除你的业障(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Wenda20170901 03:00 悟性对学佛人非常重要
师父语:一个人心中有佛就是见到真的如来了。菩萨还有这个可能性到人间来度人,如果你没有处理好人间事务,有可能会走偏,但是佛一般就不会了。菩萨是很慈悲的,但是实际上菩萨跟我们人一样,有一句话叫“见性成佛”,你见到本性了,你就成就你的佛了。实际上佛是最高境界,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是没有再高的了,没有顶了。人开悟了,有的人开小悟,有的人开大悟,有的人一直开悟,叫觉悟。悟性,是我们学佛人非常重要的,所以佛法界讲“明心见性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