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佛的人要懂得知足,要珍惜,因为太多的烦恼就是从不珍惜开始的。珍惜,就是因为失去了,你才认识到这个价值的理念。一个人没有失败、没有教训、没有受过伤害、没有悔恨和痛苦过,是不能理解“珍惜”二字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会珍惜和平;没有经历过病痛的人,不会珍惜自己的健康;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不会珍惜粮食;没有经历过失去亲人,不会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所拥有的东西。只有失去,才会懂得珍惜。希望我们所有的学佛人都能珍惜我们现在身边拥有的孩子、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身体,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1983年,有一位叫费迪的美国石油大亨,他因为心脏衰竭住进了汤普森医院。那个时候,两伊战争爆发,使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了石油的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停地来往于欧、亚、美之间。最后,他旧病复发,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整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泰晤士报》是这么报道的:汤普森医院——美国的石油中心。费迪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但是他没有回到美国,而是在其十年前购买的苏格兰乡下别墅,悠闲地生活。
1998年,汤普森医院的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公司?”他说:“富裕和肥胖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费迪是幸运的,他及时懂得了放弃,就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还有不贪名利的陶渊明,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不争名利的镭元素之母居里夫人,他们都是淡泊名利的典范、静心修身的楷模。要学会放下,就要放下金钱和物欲,远离喧嚣和诱惑;学会放下,就要放下曾经得到的利益和名声,有时候要求得无罣碍一身轻;学会放下,要远离是非的恩怨,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再恨的人,也是见一次少一次;就是再恨的事情,也是过一天少一天。放下,那是一种智慧,那是一种大度和豁达,更是一种理解人生真谛的超然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