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节选
跟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故事非常有意义。在《(杂)譬喻经》里边记载的,師 父会跟大家解释,这故事听完不长但是很有意义。说以前有一个屠夫,就是杀羊的屠夫,他就向阿阇世王祈求,他就说:“大王,如果有节会之际,”就是比方说有过节,有开什么大的会当中,“有要宰杀的旁生,”旁生就是其他的动物,羊、牛,“请大王让我来宰杀。”他跟大王讲。国王感到很奇怪问道:“屠宰的事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做的,为什么你却愿意做这个屠宰的事啊?”屠夫答道:“国王,往世我是一个以屠羊为生的穷人,我以屠羊的果报,死后我生于四天王天,天寿尽后我转生到了人间,我又做了屠羊工作,又杀羊了,人间命终之后又转生于忉利天,这样我往来天上人间已经有六次了,因为我屠羊的功德,我依次在六欲天享受了无尽的快乐,所以我现在还愿意当屠夫。”
你们一定会有问题了吧,好,接下来要看看,佛陀是怎么回答他的。因为他说他有一世杀羊,然后他生于四天王天,就是天界,可享受了。然后他寿尽转生到人间,他又杀羊,杀了羊之后,他命终又转生到忉利天了。这个人杀羊都能到天界,所以他自己觉得他杀羊有功德,六上六下了,无尽快乐,所以他还愿意这么做。国王就说了:“那你怎么知道这些因缘的?”屠夫就答道:“我有宿命通。”后来国王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他一定要去询问此事,去找到佛陀。佛陀就告诉他:“他确实有宿命通,往昔他值遇过一位辟支佛,当时他对辟支佛产生了欢喜心,至心谛观,仰视其首,俯察其足。”佛陀告诉他,这个人的确能看到他的过去,但是他过去曾经碰到一个辟支佛,他对这个佛产生了欢喜心,实际上就是恭敬礼拜,实际上产生欢喜心的意思就是我拜这个佛了,就是拜他为师,至心谛观就是说跟着他很好地学,然后仰视其首就是很崇拜,仰视就是看佛在上,很崇拜,然后俯察其足,就是恭敬礼拜,头低下来,对着辟支佛就是像看到脚一样。
因为这个功德他辗转于六欲天,从天界下生人间还了知了宿命,就从天界投到人间了,他居然还有宿命通了,但是这一生结束之后,佛陀讲了,但是他这一生结束之后,他就会堕落地狱,感受屠羊之罪,从地狱出来还要转生到羊中偿报,就要最后一生他会变成羊了,而且他先要到地狱受报。由于他的宿命通有限,大家听了佛陀讲的,由于他的宿命通有限,他只能看到往昔转六欲天的事情,不知道更早以前他遇到辟支佛的事情,所以他误以为屠宰杀羊是升天的因。
我不知道你们听懂没有,師 父来举个例子告诉你们,就是说他过去他拜佛拜师,他学佛的那段经历太早,很早以前,他看不见,因为宿命通它有长有短的,就像我们很多人有能力、有能量,有大有小的。他只能看到什么呢,往昔转六欲天的事情,他看不到他曾经遇到辟支佛学佛的事情,他只看到的,他在天上又到人间,到了人间杀羊又回天上,大家听懂了吗?实际上就是他的福报还没有报完,大家明白了吗?所以这个就是他不知道因,佛陀就这么说。像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如果以一般的神通去了解因果,我们只能一知半解,所以我们甚至可能,比完全不了解因果的人更可怕。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因果,一知半解。很多人说:“哎哟,你是,哎呀,我曾经看见你有一世是天上的菩萨。”你就以为你是菩萨了,你贡高我慢了,你都不知道你多少世之前是菩萨,你可能已经多少世的轮回,你现在要看看你自己现在。
这就是一知半解,所以比完全不了解因果的人更可怕,因为你知道了你的一点点的因果,就像这个屠夫一样,他了知的因果规律完全是错乱的,他以为杀羊就可以到天上,他杀羊可以往生天界,那么许多的屠夫,岂不比修行善法的人,更容易得到快乐,上天,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他没有看到他之前自己种的善因。師 父举个人间的例子给大家听听,这个人在公司里边,一个大公司里边,集团公司里边,顶层工作,结果叫他到一个单位里去做事情,他犯了罪,在这个单位里没做好事,结果还是在单位里边,给他一个领导的岗位,或者给他一个小老板的岗位。很多人就说,他为什么,他犯了错他为什么还是领导,你不知道他过去的果位,他是大集团公司里边的总经理,所以他就是到了你的小的工厂里边,他就是受报,他还是比你那些没有修的人还是高,这就是師 父告诉你们的,一般人是无法看到因果全面的,最多只能看到其中的某一个片段。
---白视频77集
拓展延伸
要真正地去理解佛菩萨的理论,你才能得到做人的依据,而且得到佛菩萨的理论之后,要实修。很多人对佛理一知半解,要知道,你的教理,目的是为了让你得到在人间的法理啊,学佛的教育的理论最后让你得到做人的法理啊,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合乎法律的,你这个人在人间一定会畅通无阻。
---BHFF8-25、理解佛理 得人间法理
XLFM法界心

编辑排版如有不如理不如法
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