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3744|回复: 0

【励志故事系列120】印光大师的童年 等小故事三则

[复制链接]

640

主题

647

帖子

2487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87
发表于 2021-10-3 10: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励志小故事

觉悟人生.小故事大道理


励志故事系列一




胯下之辱



Truth of little story

《印光大师的童年往事》


印光大师小的时候,每年在他们家乡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大戏,然后酬谢神灵。由于印光大师人很小,年少的时候,他趁着戏还没有开演,就拿了一个小椅子,放到舞台的中央,等待看戏。他自己还没有坐稳,耳边传来粗暴的声音:“这椅子是谁放的?”“我。”话音刚落,就被来的人抽了两个耳光,而且“咣”的一声,椅子被扔了出去。孩子顿时头皮发麻,眼冒金星,回到家里忍着疼痛,没敢告诉父母,怕父母爱子心切,引起纠纷。从此,这个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长大成人之后赢得了众口称赞,成了一位很有名的法师。


有一天,当年欺负他的人迎面走来,满脸堆笑:“来来来,请法师到我们家来坐。”老法师笑嘻嘻地答应了。印光大师一辈子没有跟别人说起过这个事情,直到后来,为了教育一个被人冤枉而生气的弟子,才重提旧事。大师跟他说:“孩子,你不小了,你应该学学做人的道理。

‘忍’这个字你没听说过吗?当年我好像是个弱者,可是弱也无妨,我的忍辱换来了家庭的和平。希望你学我的‘弱’,不要将‘竞争’二字奉若神明。”


在佛法界,忍能养福,善能育德。忍辱是大船,可以渡过一切苦难;忍辱是良药,可以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忍耐的人会越来越高。降伏自心,以忍辱为宝。佛陀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 独步三界,忍力所致”也就是佛陀说,我们做人天导师,三界唯我独尊,都是因为多世修忍辱所致。所以大家听师父一句话:成大事的人必有大气,有大气的人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你就会用你的忍耐化解一切灾难,随机应变,这就是佛法界讲的随缘。


----20181014 美国纽约法会开示


Truth of little story

《胯下之辱》


无欲自然心如水,这是师父的座右铭。要记住,没有欲望,你就不会犯错,很多人就是求人家某一个方面,看中别人某一点,最后才会受苦受难。无欲,心宁静如水啊。


在秦朝,秦始皇统治15 年,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军事统帅叫韩信。韩信非常有本事,但是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为了生活,他很小的时候只能以钓鱼为生。有一位老太太看见他没有饭吃,就经常分饭给他吃,韩信很感动,对老太太说:“老妈妈,终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没想到这位老妈妈很生气地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啊。”


韩信非常地忏愧,年轻人也看不起韩信,一个少年看见韩信身材高大,常佩宝剑,以为他胆子非常小,就在很热闹的人群当中拦住他,跟他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你今天没有胆量,是一个懦夫,你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谁都知道,这是故意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一会,一言不发,从那个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 当场的很多人都哄堂大笑,认为韩信是一个胆小鬼、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胯下之辱”的故事。


后来韩信成为下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刘邦的一个重臣,他帮助刘邦打天下,每战必胜,立下了赫赫战功。


忍辱就是学佛的六波罗蜜的一种,能够忍耐和屈服的人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胆小鬼,就是一个无用之人。跟别人作冤并不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真正勇敢的人,是一个有忍耐心的人。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能忍耐,就是夫妻之间,因为一点点小事、一句话都会争得脸红脖子粗,为什么会争吵?因为丈夫觉得他有道理,妻子以为她是有道理的,所以才会越吵越厉害。师父曾经跟大家讲过一段小故事,说的是有两头山羊在独木桥上相遇了,谁都不肯让对方,最后相撞,双双掉入悬崖当中。这就是告诉我们,和别人争斗,虽然你可以解气,你也可能把别人撞下悬崖,但是要记住,你付出的代价,那是和别人一起掉进悬崖。我们对天灾人祸要学会忍耐,对自己的清苦一生要学会忍耐,学佛当中讲究忍耐,你就能够超脱苦海,因为忍耐是学佛人的基础。在佛法上讲,忍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你们能够忍耐吗?坐在这里时间长了,能忍耐吗?饭吃不饱能够忍耐吗?觉睡不够能忍耐吗?叫你们现在出去能忍耐吗?师父告诉你们,因为忍耐能够修成你们的戒定慧。


----20170422 印尼雅加达法会开示



Truth of little story

《吃得苦中苦》


    很多人问:“师父,我天天吃苦很难过,我怎样修心?”吃苦就是在转业,就是在转你的心,不要怕吃苦,到人间吃苦就是在消过去生中的业力,转心消业,才会把生活中的一切苦化为乐,苦实际上就是快乐的因,所以我们在人间要以苦为乐、提升境界。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小时候觉得很苦的事情现在还有吗?牙痛时很痛的感觉现在还有吗?生孩子的时候很痛,现在成为一个老妈妈了还会有这种感觉吗?这就是佛法所讲的“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变化中”

----20140929 温哥华法会开示


更多


佛學故事>>励志故事

||专题首页

排版|法界心

图文|励志小故事

随喜转发  功德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06:01 , Processed in 0.08365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