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众生境界不同,所得愿也不同”
【问】:本周五分享的地藏王菩 萨开示:“凡是法布施,流通天地游记之书,所求众生皆如所愿,你可知这个愿是根据众生境界不同,所得愿也不同。”
师 父,如何理解“这个愿是根据众生境界不同,所得愿也不同”?
【答】:境界的愿不同,你想想看,每一个人许的愿一样吗?地藏王菩 萨许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说他得到境界是一样吗?他是菩 萨的境界了。
你许了个愿“我要帮助他”,那么你帮一点点,你得到的境界最多是一个圣人的境界,还是人。
WD 20200426
2、看这个人境界好不好,高不高,首先看他修养好不好。如果这个人很有修养的话,这个人就是有境界
【问】:是不是有境界的人都是比较干净,业 障比较少的人?
【答】:对。有境界的人,比方说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讲,一个教授有境界吧,他的档次高吧,那么你说没有文化的人,跟教授在一起,那教授是因为境界高,走出来教授就有教授的样子,他会跟人家去争吵吗?如果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动不动就要跟人家争吵,对不对呀?
所以看这个人境界好不好,高不高,首先看他修养好不好。如果这个人很有修养的话,这个人就是有境界,只不过他是哪方面的境界。
你说这个人动不动就跟人家吵架,这个人有境界吗?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说人家不好,这种人有境界吗?嘴巴里还说“哎呀,我们学 佛人,我们要有境界”,动不动就骂人,行吗?
好了,就是没境界。菩 萨就是谆谆教诲,谆谆教导,谆谆什么意思啊?非常谦和地,非常耐心地,非常温柔地,叫谆谆啊。
【问】就是消除业障之后能够有效地、更快地提高境界?
【答】对。
ZH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