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825|回复: 0

弟子提问 师父回答——卢TZ2017年 新加坡 弘法解答会 |很多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境界来回答

[复制链接]

3784

主题

3784

帖子

1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55
发表于 2023-9-23 1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佩佩 于 2023-9-23 19:38 编辑



很多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境界来回答


问:经上说“不应住色生心”,师父也曾经开示过“静止无心”,这里的“心”是指见种种色而生的妄心、妄念吗?跟我们平时所说的当生慈悲心、无畏心与平等心,该如何区分呢?我们看众生受苦,应觉可怜而生慈悲心,还是该明白这是因缘果报所为而不生其心,学习弥勒佛的豁达,笑看人间天下事呢?



答:你没有这么高的境界,你现在问的问题是根据不同的境界来回答的,因为你现在不是菩萨的境界,你说要“弥勒佛的笑看天下”,你现在舍得了你的家吗?你现在舍得了你的身吗?你现在舍得了你人间的一切物质吗?你舍不了,你怎样跟菩萨的境界来比啊?所以没有到这个境界,这些问题全是空话。为什么很多人把佛法很多的问题,简单的和复杂的拿来对质,好像它们是矛盾一样。小学生应该学“1+1=2”,到了教授才会知道什么叫开根、什么叫哲学。好好学佛才能彻底地开悟,不要拿菩萨的理论来对质你自己想不通的,或者很浅显的、人间的对佛法理解的理论。


新加坡 弘法解答会 2017.2






弟子开示 >> 白话佛法

弟子开示 >> 问答

专题首页 >> 弟子问 台长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31 06:37 , Processed in 0.07164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