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菩萨让我们何必去造作空色法呢?一切自然来,一切自然去,不要去逼着自己做某
一件事情。因为这个意识逼着它,也有色在里面。这个有色世界,就是让你去执著,让你解
脱不了,让你在空色中造作诸法。什么叫空色?本来人本性是空的,但是又有色,想“我今
天一定不能乱想”,就是有色。空到底的真空的话,“我不要想”——连这个都不想,连这个
都没有想过。你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难道走过银行门口,你说“我不能像坏人一样偷东
西”?一个好人走过银行,从来不会想到去偷东西的,这就是本空。所以佛法界讲,实际上
一切色空皆隐藏着妙法。妙法就是怎么样转换意识。唯识论就是讲转换意识,让意识能够成
为大乘佛法的一种境界,能够超脱自我,能够境界提升,能够忘我,能够无我,能够去除我
相的人,才称得上大乘境界。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97 集《自性当空 真空妙有》
所以佛经常叫我们要把内心要去观照,去看,去找,我们最内心佛光在哪里?佛光在我
们的本性当中。生出来的时候还有点良心本性,为什么越长大越恶劣?一个小孩子,爸爸妈
妈带着他去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还要说“妈妈,不要不帮我买票”,孩子都懂得不要在众生面
前丢脸;妈妈却偷偷摸摸把孩子塞在人群当中,能让售票员不看见就尽量不看见,能少买一
张票就少买一张票。看一看,就是要找回我们原始的本性,像孩童般地纯洁,这就是我们内
心非常干净的佛光,让它返照出来,来消除我们今天对别人争斗、偷偷摸摸的、去占人家便
宜。
所以我们要证得三摩提。实际上就是让你证得涅槃妙心,你要彻悟,这个人间,你去占
了人家一点便宜,有什么意思?你会发财吗?你今天跟人家做生意,你偷偷摸摸在里面多算人家一点,别人知道了,你这个生意都没了,你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好好地做人呢?有的男
人回去跟自己的老婆偷偷摸摸地卡她一点、弄她一点钱或者账,弄得老婆自己心里都明白的,
“你这种男人,我以后终有一天不要你的”。你不要把人家都当傻瓜。你的妙心在哪里?妙心
就是真实。我今天对别人真实,别人一定会对我真实;我今天就拜托你做这件事情,人家就
会实实在在帮助你。你拜托这个人,你还要遮一点、藏一点,不跟别人说实话,别人知道了,
会真心帮助你吗?所以“妙心妙心”,妙就妙在真实之心。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111 集《悟性的解脱》
关于“觉知”和“观照”
女听众:师父常讲觉知,请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觉知”?
台长答:你有感觉吗?你做一件事情觉得这是好还是不好?“觉知”首先要觉,你连感
觉都没有……今天做了一件坏事,你有感觉吗?“哎哟,我做坏事了。”做了件好事,有观念
吗?“对,我做一件好事了。”先要“觉”,觉了之后才能知道这件事情是好是坏,然后在你
的七识田中末那识中就产生一种分别意识,以后在这种事情来的时候,你就能分别是好事还
是坏事了。为什么有些坏人做了坏事,他总觉得是好事呢?因为他过去的觉知,让他的末那
识——第七意识中已经觉得这个不是一件坏事。比方说,“我饿了,我就可以偷东西吃”,如
果这个意识到了末那识里边,长期在你末那识形成这个概念、意念,那你今天偷东西被人家
抓到了,人家跟你说不好,你到了第七意识还是觉得:“我饿了,我当然应该吃了。”一直执
著于这个,你就在轮回当中了,明白了吗?(明白。观照是指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
为吗?)首先是观察,“观”就是关心、看着,“照”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要透彻的理解叫
“照”(觉知和观照有什么区别呢?)“觉知”是开始,你做任何事情先要有感觉,“观照”是
已经有感觉之后才能照看自己所做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如理如法。
——《玄艺问答》2019 年 07 月 12 日
(六)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问:在当今社会上许多小孩从小就表现出贪瞋痴慢疑,例如:喜欢偷同学的东西,说谎
话,甚至早恋。而一般学佛人还是中年人较多,小孩与青年人往往在不懂事时,犯下了许多
错误。请问师父,当一个人处于儿童或青年时期时,是否比中年人更容易受到孽缘的牵绊呢?
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说言传身教。一个孩子生出来不会变得很坏的,不会去
偷人家东西,一定是他的爸爸妈妈。哪怕在家里,妈妈偷爸爸的东西,爸爸偷妈妈的东西。
我告诉你,孩子看了,他就会去偷人家的东西。孩子长出来,怎么会偷东西啊?就是“己不
正,焉能正人”。所以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明白了吗?(明白。请问师父,小孩子
不懂事的情况下所造的业障与他们懂事的情况的业障是否一样?)不一样。小孩子做出来的
业障,叫“惯业”。“惯”就是习惯,是一种不当回事的,并不是一种用心去做的。他是看到
了,习惯。比方说,妈妈喜欢到外面去看到没人拿一样东西,这小孩子看见没人也拿一样东
西。那是他跟着妈妈习惯来的,他不认为这个习惯是不好的。如果用心的,“嗯,我偷东
西……”用心了那就有业障了。所以我告诉你,没有意地去伤害别人,虽然也是伤害,但是
判得比那种有意伤害人要轻很多(感恩师父)
——2015 年 12 月 14 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要惜福;严师出高徒,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男听众:师父,您跟我说您很节俭,就是有些东西能用的就用,都不舍得去买新的。但
是我看到大学里吃饭,很多学生都把饭菜浪费了,吃了一半或者是一大半,还有很多剩饭,
这不就是浪费自己的福报、消自己的福报?您开示一下吧。
台长答:对啊,我的肠胃就是这么弄坏的,人家给我做点菜,我总不舍得浪费,拼命吃,
塞进去,把肠胃塞坏了,现在不能吃了,不能吃很多了,道理都是一样的。一个人要懂,惜
福啊,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福气,这么多的人跟着你修,师父都珍惜他们的,他们都是你的
福气,对不对?人家肯嫁给你,不是福气?人家肯娶你,不是你的福气?今天你有个地方工
作得很开心,无忧无虑的,这就是你的福气。我刚刚听说,在欧洲一个国家,我们一个佛友
打工打得崩溃了,为了赚钱,看到人家家里大房子,崩溃了,脑子都坏掉了。想想看,也没
有做到很有钱,你看看我们的小朋友在师父身边法喜充满、无忧无虑的、开开心心的,对不
对?(是的,弟子也想在您身边)到这里来要很严格的,师父管理非常严格的(对,我听人
说您很严格)非常严格,我告诉你,一个举动、一句话,只要不如理不如法,哪怕在一个人
背后做了一个手势,不当心,师父都要管的,不是学佛人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样你才
能救孩子(对,就是您说的“严师出高徒”)就是这样的。很多爸爸妈妈自己那个样子,还想
把儿子弄成什么伟大的人物,可能吗?你去看看任何伟大的人物,人家父母亲怎么做的,就
知道了(正如您在以前节目说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对了,就是镜子,一点不错,两面镜子:孩子是父母亲的镜子,父母亲是孩子的镜子,都是镜子,大家照来照去。孩子今天这个
样子,跟父母亲一定有关系,真的(其实就是从传统文化上讲,是不是“孩子都是好孩子,
只是父母教得好不好”?)对,跑出来的第一个老师。我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父母亲很
喜欢偷东西,你说孩子生出来会不偷吗?从小生出来,他父母亲就喜欢打麻将,你说这孩子
大起来会不打麻将吗?你说一个孩子从小生出来,爸爸妈妈吃素、念经、学佛、修心,这孩
子能不乖吗?这种事情讲都不要讲的(什么样的环境造就……)就是这样,现在你们心灵法
门的环境多好,师父这么严格,5 万人法会、7 万人的法会照样干干净净,位子上一尘不染,
人家怎么做到的?(如果同修犯了错误,师父的法身还到梦里批评批评他)好了,你想想看,
多少人犯错误,师父法身到多少人身上去?知道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玄艺问答》2016 年 10 月 14 日
家人品行不好怎么办
问:一位同修与先生分开了,孩子跟着母亲。孩子父亲的家人有品行问题,会带着孩子
到市场偷东西。于是这位同修减少孩子与父亲家人的接触,但孩子会时常抱怨,例如“我想
念姑姑、想念奶奶”。请问师父,这位母亲怎样能够圆融地处理这个问题?
答:就跟孩子讲:“想念奶奶是可以,奶奶如果叫你去偷东西,那是不可以的。”一定要
讲清楚的,哪怕奶奶不喜欢他,说:“你以后不要来了,你不偷东西不要到我这里来。”那当
然不要来了,到观音堂去好了。
——2016 年 08 月 14 日马来西亚•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