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1503|回复: 0

五戒之“戒偷盗”—— 如何忏悔、消除及戒除偷盗(四)

[复制链接]

4655

主题

4655

帖子

1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18
发表于 2023-11-7 15: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点击图片到达汇总页面 -

如何忏悔、消除及戒除偷盗

(五)要关照内心,有清净心,生出离心


师父告诉大家,要生出出离心,就是要厌恶人世间的一切贪瞋痴。你只有厌恶了贪瞋痴, 你才能自己不去贪瞋痴;如果你还觉得贪瞋痴很好,那你一定就进入了贪瞋痴,明白吗?所 以,要离开污浊的人生。你要觉得这个人生很污浊,你想想看,是不是污浊啊?在单位里, 尔虞我诈,你争我斗,想想你们的过去啊,到这个人这里讲那个人不好,到那个人那里讲这 个人不好,今天跟这个人搞搞,明天跟那个人搞搞,男女之间也是搞来搞去,你们想想你们 是不是污浊啊?偷东西,抢东西,抢房子,偷偷摸摸做坏事,哪件事情不叫污浊?自己要明 白啊。 


——《白话佛法》第六册第 26 篇《觉性圆满 常见佛性》



要想去除业障,就要消业障,消业障的方法就是要有清净心,就是身体要清净,心也要 清净身体不做那些邪淫的烂事,心才能安静。你如果心态不好,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 例如偷了别人东西,看看你的心静得下来吗?你去做一件邪淫的事情,做完了之后,你的心 静得下来吗?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小偷去偷了人家的东西,你要他安静点,他静得下来吗?他偷了东西之后,他心里会不平静,他担心会有人看见他偷东西,会有人来抓他。 


——《白话佛法》第十二册第 48 篇《简单的原理 深奥的因果》





菩提因就是种下菩提心的种子,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想到我是在学佛,菩萨会 这么做吗?菩萨会这么占人家的便宜吗?菩萨会偷东西吗?菩萨会撒谎吗?菩萨情愿不讲, 也不会撒谎。天天种下不好的因,心里想着果不要发出来,可能吗?所以,从化身里要产生 最清净的佛性,也就是说,你要有非常纯洁清醒的脑子,你才会产生清净的佛性。 


——《白话佛法》第十册第 12 篇《见佛是真如》




所以菩萨让我们何必去造作空色法呢?一切自然来,一切自然去,不要去逼着自己做某 一件事情。因为这个意识逼着它,也有色在里面。这个有色世界,就是让你去执著,让你解 脱不了,让你在空色中造作诸法。什么叫空色?本来人本性是空的,但是又有色,想“我今 天一定不能乱想”,就是有色。空到底的真空的话,“我不要想”——连这个都不想,连这个 都没有想过。你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难道走过银行门口,你说“我不能像坏人一样偷东 西”?一个好人走过银行,从来不会想到去偷东西的,这就是本空。所以佛法界讲,实际上 一切色空皆隐藏着妙法。妙法就是怎么样转换意识唯识论就是讲转换意识,让意识能够成 为大乘佛法的一种境界,能够超脱自我,能够境界提升,能够忘我,能够无我,能够去除我 相的人,才称得上大乘境界。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97 集《自性当空 真空妙有》





所以佛经常叫我们要把内心要去观照,去看,去找,我们最内心佛光在哪里?佛光在我 们的本性当中。生出来的时候还有点良心本性,为什么越长大越恶劣?一个小孩子,爸爸妈 妈带着他去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还要说“妈妈,不要不帮我买票”,孩子都懂得不要在众生面 前丢脸;妈妈却偷偷摸摸把孩子塞在人群当中,能让售票员不看见就尽量不看见,能少买一 张票就少买一张票。看一看,就是要找回我们原始的本性,像孩童般地纯洁,这就是我们内 心非常干净的佛光,让它返照出来,来消除我们今天对别人争斗、偷偷摸摸的、去占人家便 宜。 


所以我们要证得三摩提。实际上就是让你证得涅槃妙心,你要彻悟,这个人间,你去占 了人家一点便宜,有什么意思?你会发财吗?你今天跟人家做生意,你偷偷摸摸在里面多算人家一点,别人知道了,你这个生意都没了,你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好好地做人呢?有的男 人回去跟自己的老婆偷偷摸摸地卡她一点、弄她一点钱或者账,弄得老婆自己心里都明白的, “你这种男人,我以后终有一天不要你的”。你不要把人家都当傻瓜。你的妙心在哪里?妙心 就是真实。我今天对别人真实,别人一定会对我真实;我今天就拜托你做这件事情,人家就 会实实在在帮助你。你拜托这个人,你还要遮一点、藏一点,不跟别人说实话,别人知道了, 会真心帮助你吗?所以“妙心妙心”,妙就妙在真实之心。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111 集《悟性的解脱》





关于“觉知”和“观照”


女听众:师父常讲觉知,请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觉知”? 


台长答:你有感觉吗?你做一件事情觉得这是好还是不好?“觉知”首先要觉,你连感 觉都没有……今天做了一件坏事,你有感觉吗?“哎哟,我做坏事了。”做了件好事,有观念 吗?“对,我做一件好事了。”先要“觉”,觉了之后才能知道这件事情是好是坏,然后在你 的七识田中末那识中就产生一种分别意识,以后在这种事情来的时候,你就能分别是好事还 是坏事了。为什么有些坏人做了坏事,他总觉得是好事呢?因为他过去的觉知,让他的末那 识——第七意识中已经觉得这个不是一件坏事。比方说,“我饿了,我就可以偷东西吃”,如 果这个意识到了末那识里边,长期在你末那识形成这个概念、意念,那你今天偷东西被人家 抓到了,人家跟你说不好,你到了第七意识还是觉得:“我饿了,我当然应该吃了。”一直执 著于这个,你就在轮回当中了,明白了吗?(明白。观照是指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 为吗?)首先是观察,“观”就是关心、看着,“照”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要透彻的理解叫 “照”(觉知和观照有什么区别呢?)“觉知”是开始,你做任何事情先要有感觉,“观照”是 已经有感觉之后才能照看自己所做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如理如法。 


——《玄艺问答》2019 年 07 月 12 日



(六)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在当今社会上许多小孩从小就表现出贪瞋痴慢疑,例如:喜欢偷同学的东西,说谎 话,甚至早恋。而一般学佛人还是中年人较多,小孩与青年人往往在不懂事时,犯下了许多 错误。请问师父,当一个人处于儿童或青年时期时,是否比中年人更容易受到孽缘的牵绊呢? 请师父慈悲开示!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说言传身教。一个孩子生出来不会变得很坏的,不会去 偷人家东西,一定是他的爸爸妈妈。哪怕在家里,妈妈偷爸爸的东西,爸爸偷妈妈的东西。 我告诉你,孩子看了,他就会去偷人家的东西。孩子长出来,怎么会偷东西啊?就是“己不 正,焉能正人”。所以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明白了吗?(明白。请问师父,小孩子 不懂事的情况下所造的业障与他们懂事的情况的业障是否一样?)不一样。小孩子做出来的 业障,叫“惯业”。“惯”就是习惯,是一种不当回事的,并不是一种用心去做的。他是看到 了,习惯。比方说,妈妈喜欢到外面去看到没人拿一样东西,这小孩子看见没人也拿一样东 西。那是他跟着妈妈习惯来的,他不认为这个习惯是不好的。如果用心的,“嗯,我偷东 西……”用心了那就有业障了。所以我告诉你,没有意地去伤害别人,虽然也是伤害,但是 判得比那种有意伤害人要轻很多(感恩师父) 


——2015 年 12 月 14 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要惜福;严师出高徒,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男听众:师父,您跟我说您很节俭,就是有些东西能用的就用,都不舍得去买新的。但 是我看到大学里吃饭,很多学生都把饭菜浪费了,吃了一半或者是一大半,还有很多剩饭, 这不就是浪费自己的福报、消自己的福报?您开示一下吧。 


台长答:对啊,我的肠胃就是这么弄坏的,人家给我做点菜,我总不舍得浪费,拼命吃, 塞进去,把肠胃塞坏了,现在不能吃了,不能吃很多了,道理都是一样的。一个人要懂,惜 福啊,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福气,这么多的人跟着你修,师父都珍惜他们的,他们都是你的 福气,对不对?人家肯嫁给你,不是福气?人家肯娶你,不是你的福气?今天你有个地方工 作得很开心,无忧无虑的,这就是你的福气。我刚刚听说,在欧洲一个国家,我们一个佛友 打工打得崩溃了,为了赚钱,看到人家家里大房子,崩溃了,脑子都坏掉了。想想看,也没 有做到很有钱,你看看我们的小朋友在师父身边法喜充满、无忧无虑的、开开心心的,对不 对?(是的,弟子也想在您身边)到这里来要很严格的,师父管理非常严格的(对,我听人 说您很严格)非常严格,我告诉你,一个举动、一句话,只要不如理不如法,哪怕在一个人 背后做了一个手势,不当心,师父都要管的,不是学佛人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样你才 能救孩子(对,就是您说的“严师出高徒”)就是这样的。很多爸爸妈妈自己那个样子,还想 把儿子弄成什么伟大的人物,可能吗?你去看看任何伟大的人物,人家父母亲怎么做的,就 知道了(正如您在以前节目说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对了,就是镜子,一点不错,两面镜子:孩子是父母亲的镜子,父母亲是孩子的镜子,都是镜子,大家照来照去。孩子今天这个 样子,跟父母亲一定有关系,真的(其实就是从传统文化上讲,是不是“孩子都是好孩子, 只是父母教得好不好”?)对,跑出来的第一个老师。我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父母亲很 喜欢偷东西,你说孩子生出来会不偷吗?从小生出来,他父母亲就喜欢打麻将,你说这孩子 大起来会不打麻将吗?你说一个孩子从小生出来,爸爸妈妈吃素、念经、学佛、修心,这孩 子能不乖吗?这种事情讲都不要讲的(什么样的环境造就……)就是这样,现在你们心灵法 门的环境多好,师父这么严格,5 万人法会、7 万人的法会照样干干净净,位子上一尘不染, 人家怎么做到的?(如果同修犯了错误,师父的法身还到梦里批评批评他)好了,你想想看, 多少人犯错误,师父法身到多少人身上去?知道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玄艺问答》2016 年 10 月 14 日





家人品行不好怎么办


:一位同修与先生分开了,孩子跟着母亲。孩子父亲的家人有品行问题,会带着孩子 到市场偷东西。于是这位同修减少孩子与父亲家人的接触,但孩子会时常抱怨,例如“我想 念姑姑、想念奶奶”。请问师父,这位母亲怎样能够圆融地处理这个问题? 


:就跟孩子讲:“想念奶奶是可以,奶奶如果叫你去偷东西,那是不可以的。”一定要 讲清楚的,哪怕奶奶不喜欢他,说:“你以后不要来了,你不偷东西不要到我这里来。”那当 然不要来了,到观音堂去好了。 


——2016 年 08 月 14 日马来西亚•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8 23:22 , Processed in 0.06873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