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不同情自己,对自己要严格守戒和忏悔,要反省造成自己生活烦恼的原因,才能走出自己懦弱心理的陷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你自己战胜自己的心态;学佛者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你的精进努力和菩萨的智慧。(掌声)
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用自己的能力与别人比,去显化,让自己得到心里暂时的满足。美国著名的拳王乔·路易,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但他私底下为人十分地谦和、友好,完全不像在赛场上那般勇猛模样。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在马路上,后面有辆车被他们稍微堵了一下,不停地按喇叭,开到前面停下来,货车司机气冲冲地指着他们一顿痛骂。货车司机走了以后,他的朋友问他:“我的拳王啊,那家伙那么无理,你为什么不好好修理他一顿?”乔·路易轻松地回答说:“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素,你想卡罗素会为他唱一首歌吗?”这就是智慧。你是一个有修行的人,当别人攻击你的时候,你去跟他争吵就是在降低自己的智慧,当自己的太太或先生在辱骂你的时候,难道你也要跟他一样成为人间的凡人吗?“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就是一个烦恼,如果你将烦恼放在心中,你一烦,它就割一下你的心。当我们遇到令自己气愤难当的事情的时候,心要平、气要和,用一颗包容别人的心,给自己带来的怨气与不快才会慢慢散去,这就是学佛人的忍辱,这就是修心人的精进。(掌声)
人在苦恼当中还不知道苦恼,这是最苦恼的事情;如果哪天知道这是苦恼了,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就会自动消失。没有经历过苦恼和烦恼,一碰到苦恼烦恼就会心神所失,很多人一碰到孩子成绩不好就大跳大叫,很多人发现先生回来晚了就大叫大吵。知烦恼者知虚空,昨天的烦恼可能今天就没有了,昨天让你痛恨的事情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想一想,我们小时候有多少痛苦的事情,现在还有吗?我们今天痛苦的事情,等到哪一天躺在病床上爬不起来的时候,还会为此烦恼吗?知烦恼是虚空,知人生是无常,这就是悟性。佛经中说:“若知我空,谁受谤者,若知无我,烦恼何生。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你心中不要去生,你不会烦恼,看见所有的境界就像过去一样,就是境自如如,就是如如不动。你们看到的东西,十几二十年,这个房子还是这个房子,这个世界所有的境界本来就是空闲的、没有的。唯心自闹,是心所创造这个世界。我举个例子,你们知道心可以大到什么程度,心可以小到什么程度。你们坐在下面,把眼睛闭起来,想象自己看见了大海,看到了遥遥无远的天空,看到了一座城市,你们的心就像大海般的宽阔,像城市般的宽大;如果你们现在将眼睛闭起来想象着一根针、一个针眼,你们的心就像针眼一样小,所以我们的心能大能小,为什么宰相肚里能撑船?学佛人要把心像大海一样宽阔,情像无限的天空一样宽广,把佛的心洒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