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三角播放]
Wenda20180909A 31:23
听众问:师父,许愿“一世修成”后,原本在第二世乃至第三世偿还的业障被提前拿到今世来偿还,欠的债提前,少了很多利息,但也会加重今世还债的量。这样理解对吗?
台长答:对啊,是有这样的,全部还完了,走了。你不还也得还呢,你当然早点还债,早日还清,无债一身轻啊(请问师父,第二世或者是第三世要偿还的业障今世提前还的话,一般还的比例是多少呢?)最多50%(师父,您的意思是,比如留在第二世要还100万的债务,今世如果提前还,就还到最多百分之……)50%(还50万,是这样理解吗?)对了。呵呵,很有智慧(师父,刚才是讲的第二世,如果留到第三世需要还100万的债务,今世要还的话,最多还多少万呢?)那可能三分之一了(哦,33万左右了,是这样吗?)对了,其实就是30万左右(明白)比方说,你在前世的前世曾经造过业,你上辈子已经消掉一点了,那么你这辈子又消掉很多了,你如果这辈子想把上一辈子、再上一辈子的债还清,是不是只有一点点了?(明白了。如果一个正常人今世的业障比例是30%,是不是他只要正常地念经、许愿、放生,今生消下去,根本不会留到第二世?留到第二世,要么业障太重,要么一边消业,一边造业,来不及消,这样理解对吗?)完全正确。而且我就告诉你,比方说你这辈子基本上就是带着前世的业,这辈子没有造新业,你是不是前世的业还是没还完?(对)那么死的时候照样要叫你还,还不出呢,你下辈子再来还。因为你这辈子没有消业,你没有努力地念经、许愿、放生这么还债,那么还是在你身上。如果你死的时候突然之间做了一件坏事,那么你这个前世没还的债务激活了,这个时候你必定投胎,这是好的了。必定投胎之后,你又到人间来开始偿还你上一辈子、上上一辈子的债务了,再加最后启动你的一个坏的债务(哦,明白了)
2.誓愿“一世修成”的人境界很高,已经不是须陀洹果
[点击三角播放]
Wenda20180916A 17:37
听众问:虽然很多同修想许愿“一世修成”,但是也有些师兄暂时不太适合许愿,比如他七八十岁高龄了,或者是已经重病缠身了,或者是信心不足。请师父开示一下这个问题。
台长答:那就不要许了,不能许的,许了变妄语了,做不到的就叫“妄语”。你许了之后,至少当时你的心里决定是“我一定要做到”,你有这个愿力,一定要当时有这个信心,你这个愿力才会成功。如果你本身就觉得“我只要活着,我就多救些人吧,尽力而为吧”,你这本身的愿力和信念都不足,你根本这就是妄语了(如果对方意志坚定,誓要一世修成,执意许愿,宁可用今生的报身来承受多世的果报,哪怕最后用生命了还剩余的业障,即使业障深重不能一下超脱六道,也可能是飞升天界了吧,师父?)如果能够有这种想法的人,这个人本身境界就很高了,所以他也不会承受人间太多苦,因为他一定会有菩萨和护法神保佑。其实有这种愿力的人,他已经是拥有无余涅槃了,已经能够了悟这个世间的真谛了,很有智慧了,不一样的,已经不是须陀洹果了,已经是境界很高了。他能够说“我情愿用今生的肉身来还报我过去生所应该还报的业障”,境界已经挺高了,“一世修成”必须要承受这个苦难的(对。他即使不能超脱六道,也能飞升天界,是这样吗?)这个不能讲的,不能把这个作为目标,一作为目标,境界又掉下来了。心里知道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作为目标,“哪怕做不到,我至少也在天上”,呵呵……(对)
3.有一世修成的愿力,已经到了“净行”位阶,慧根、慧命已经成就
[点击三角播放]
Wenda20180930A 26:41
听众问:师父开示临终时上不去的原因是愿力和心念。前几天录音里提到,如果同修誓愿一世修成,宁可用今生的报身来承受多世的果报,哪怕最后用生命来了剩余的业障。师父开示有这种大愿力,他已经是拥有无余涅槃了,不是须陀洹果了,是境界很高了。须陀洹果已经是声闻乘四果的初果,如果有一世修成的愿力,是不是境界至少已经到声闻道了?
台长答:差不多,还没到。须陀洹果当时说的是一个巴利语,入流、预流。实际上须陀洹果的意思就像是人家已经开悟了,到了一定的修行位阶。一般都是说“净行”,他的行为已经很干净了,眼睛看出去、做事情全部都很干净了,所以就等于是信根成就,慧根、慧命已经成就了(明白了)
[点击三角播放]
wenda20121223A 16:51
听众问:同修做梦,太累了就跟她老公在宾馆里面,然后同修睡着了,有服务员刚刚打扫过宾馆,手机掉在地上了,她老公就拿起手机,翻了一下画面,里面全部是师父视频的照片,很多很多您的照片。同修梦中是睡着的,但她的意识是清醒的,每样事情都知道,她还看到手机在滴水。
台长答:掉眼泪,师父掉眼泪。看到太多的人不好,手机是跟人家联系的,太多的人不好好地修,学了一点点,到处去做坏事(明白了师父,我们会好好修的)就像菩萨掉眼泪一样,看见人间很多人到今天还在这么做,万一以后自己生病了,做出坏事了,你看心里难过不难过。跟着师父修的,到后来不好好修……所以一定好好修啊(因为我们都很难克除身上的习气,很多习气都是因为环境也好、个人也好……因素很多,所以我们很难克服自己,很容易走很多弯路)对啊,很多心疼我的弟子都说:“师父啊,你不要再招这么多弟子了,你帮人家背了这么多业。”他们是心疼师父,但是你看师父不停地在收弟子,为什么?替观世音菩萨收弟子,就是为了给你们多多地加持啊,但是很多人做了弟子不珍惜呀,还在继续做坏事啊,我有什么办法?唉!孩子多,爸爸妈妈难管啊(师父我们明白了)好好修啊。
5.不做泡沫佛教徒,真正地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内修、实修的人
[点击三角播放]
有时候,我们在学佛当中经常会迷失自己,迷失自己,就慢慢会离开学佛修心的这种心境,所以我们经常说,有时候人要全心全意,因为半信半疑的话,你什么都学不好。
实际上佛教这是一分为二,这一分为二是什么呢?你一定要有信心,你没有信心,你就学不好佛。为什么一分为二呢?一个是信心,有信心,就不能有怀疑心,所以,一个是信心,一个是耐心,有了耐心,你才能长期地学佛。
所以我们很多学佛人,他找不到学佛真正的智慧本来面目,他就是皈依佛法僧,也就是说,认识非常的肤浅,就是对境,对自己的意境.
所以有些人一本正经地始终在迷迷糊糊当中,对菩萨升起不是太相信的这种心情,所以我们经常讲,就叫半信半疑,那么慢慢地就会生出邪见出来,因为长期糊涂,对佛法不认可的人,他一定会升起糊涂心的,他就没有产生这个定解,他就会产生怀疑,定解是定得下来,来解脱。
所以很多现实当中很多人很有文化,他对宗教,对佛法的迷惑,他是一直有,他一会儿说,“我信佛”,一会儿说,“我也不是完全相信,我觉得这个很合理,我觉得这个有点不合理”,他是唯心所造,他自己觉得合理的事情,他就说合理,他站在自己的观点上,他觉得不合理,他就说不合理。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微观了,所以你始终是处于在迷惑状态,因为你对佛法不了解,你怎么能说他合理或不合理,你对佛陀不理解,你怎么会知道佛陀到底说的正教,还是邪教。
你首先要理解他,所以我们对这个皈依的对境,就是希望我们不管是谁,尤其年轻人,有文化的人,应该懂得自己要用智慧来观察,不要觉得我今天怎么怎么怎么......我认为这个佛法,对我有用了,我就说他是正法,是有一点唯物的这个根基的,一觉得对自己不合拍了,那么就说佛法,佛教里面有错误,所以,这些人实际上一辈子在错失当中,他很可惜,他也很可怜。
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怎么样用人间学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经常要深思熟虑,因为人生难得,所以在六道的当中,你能得到人生,你能闻到佛法,那说明你已经具足圆满修行福报,你也是有懂得佛法因缘实修的人。
想想看,密密麻麻的人群当中,有几个能够真修,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明白佛法的教义呢?
所以在宗教界,有一种叫泡沫教徒,泡沫教徒就是说,他们对佛法没有真正的理解,当自己有苦有难的时候,就发愿去修,磕头去求,一旦求到了,愿力也没了,然后人也不继续修了,就像一个泡沫一样,慢慢慢慢地扑灭了,他没有体悟到佛法的真正的教义。
因为在五浊恶世当中,其实很多很多,就像佛陀在《遗教经》当中讲的一样,没有反观自己,很多佛教徒啊,还有我们自己的学佛人,对自己自身没有认识,学得久了,没有智慧,麻木不仁,学得越久,有时候,觉得自己,“我在人间,我可以用这个妙法,那个妙法”实际上,这个妙法都是打引号的。
所以这就在宗教界佛教界就出现了很多“佛油条”,“佛油子”,变成了一个嘴巴里满口佛法,脑子里散乱的“佛油子”,讲佛法一肚子,然后自己做的事情呢,都是不如理、不如法的。
所以要真正地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内修实修的人,我们要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泡沫的佛教徒,虽然我们凡夫在世俗上生存,但是你必须要好好地想一想,你还有多少时间?你今后的路程都是在天上过的,并不是在人间的。
你如果不把自己过去的那些贪念、恨念、去除自己的无明习气,嫉妒,傲慢心,你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修心人呢?你所学到的每一个佛法,你一定要克制住,要让自己的心性上扎扎实实的,要把佛的种子,种在你的八识田中。
所以我们经常讲,有时候一个人你虽然很白,本质很好,但是你只要放在染缸里,你一定会被染成和缸一样的颜色,我们听了很多的佛法,学了很多的佛理,如果我们对佛法身口意,对心性的体悟,没有实质性地去领悟,去进化自己的业习,你没有觉悟自己的心性本体,那你在世俗当中,还是在学着世俗的佛法,你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这种恶习,和自己的业障,反而你有时候炫耀自己,把佛法用做批评和攻击别人的工具,这种造业,有时候连世俗人都比你修得好。
所以我们学佛人,要精进,要放下,要懂得怎么样来深思,来按照佛法界当中的,让我们懂得应该怎么样来学,怎么样懂得告诉众生,在学佛当中,应该多接触善知识。
真正的善,就是四道沙门,所以出家人过去印度梵文都叫沙门,实际上沙门就是指的出家人,所以有四种沙门:胜道沙门、世道沙门、命道沙门还有污道沙门。
胜道沙门就是你学了佛了、菩萨了、声闻了、缘觉了,学得这么好,像菩萨一样,虽然在人间,但是你已经是胜道沙门了。
第二种是世道沙门,就是你是弘法的善知识,你是经常展示给众生,在佛教当中的大善知识,叫世道沙门。
第三叫命道沙门,就是指以戒定慧,你长养法身慧命的人,或者就是,你正在修养戒定慧,修养自身心性,但是还没有证得圣果的出家人。
第四种是污道沙门,虽然出家了,但是不持清净戒,不听佛的教导,违反佛的出家人,这种叫污道沙门。所以一个人出了家了,没有尊师重道,违反佛陀定出的这种戒律,你虽然出家了,你还是属于不干净,所以叫污道沙门。
讲座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