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生命就是在追求丢失当中的东西,境界就是要在修心当中找回我们的初始的本性。人生一场梦,就是梦一场,不追不求,我们快乐无比,知足就是幸福,学佛就是圆满啊!
荷兰有一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忙着磨镜片,过去的眼镜只有一片。有一天调皮的孩子把磨好的镜片带到二楼去玩,有一个孩子把两个镜片叠起来看东西,他惊奇地大叫着:“哎呀,大家来看,好奇怪啊,那么远的钟楼怎么跑到眼镜前面来了?”孩子们轮流地看着,惊动了杨瑞恩,听到孩子们的叫喊,他跑上楼拿过重叠的镜片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一下子会跑到眼镜前面来了?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经过不断地钻研、改进,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望远镜。
学佛也是这样,我们要善于发现人的善良和慈悲,我们人固有的本性当中包含着慈悲,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而已。用善良的本性修成高境界的佛性,这样当我们得知佛法之后,我们就会不停地去研究、去发现佛法的真谛,所以我们要珍惜佛缘。
记住台长一句话:创造机会是个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永远是个愚者啊!发现自己身上的毛病越早越好,因为你能消除业障,改正缺点。修行就是要修去你自己身上错误的观念。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在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追求、不给自己烦恼,没有一个人会逼着你来烦恼的。别人永远不会给你烦恼,烦恼来自于你内心的放不下。中国传统文化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说如果你不去跟别人争、跟别人去斗,这个天下没有一个人会跟你争斗。实际上,不争就是一种佛的境界。(掌声)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在一个饭店里,两个人碰上了,为了争一个卫生间的位子,结果一个年轻人一拳就把一个老人家打死了。现在的人火气大、没修养,视生命为儿戏。所以佛法讲,无争的世界是我们真实心灵的世界,无欲无求才能无事。仇恨永远不可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恶缘,一切恶缘本属虚妄。我们知道这一点,就要学会原谅别人,要记住,能够原谅别人就是原谅了自己;你伤害了别人,第一个伤害的就是你自己。创造我们各种的情绪,负面情绪并不一定是外面的环境,而是我们的心,好好管控好你们的心。现在大学里有这么多的学科,从来也没有听过什么心理管理学。把这个世界上不管发生的什么事情,都认为它是一种常态,很正常的,只要在人间就会有这种事情,那你就想得通了,想得通心里就会明白,这样你的心才不会变态。希望每一个学佛人都要想得通。经常有人问台长:“台长,什么叫开悟?”告诉你们,想得通、放得下的人,就叫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