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1832|回复: 0

畅听·音文|能否修出六道并非定数,会根据精进程度变化

[复制链接]

5306

主题

5306

帖子

1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13
发表于 2023-12-31 15: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菩提智慧 于 2023-12-31 15:09 编辑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标题即可收听音频】
.


音频文字


1.能否修出六道并非定数,会根据精进程度变化


[击三角]


Wenda20160228B 12:50

男听众:师父,您看图腾可以看出一个人最终能否修出六道,那如果一个人已经被师父看出最后修不上去,他从现在发下大愿,拼命地修心度人,能否改变最终的结局呢?

台长答:你问这个问题,我想考考你,你说能不能改变了?(我觉得很难改变吧)呵呵,没智慧。师父实际上看到的是当下,他修到现在,虽然他根基不好,虽然他上不去,这是当下。他如果真的拼命地救人度人,他照样修上去,否则还要《了凡四训》干吗?(我以为……师父您不是看图腾是直接看到他的底吗?)对啊,看到他的底他也有可能改变的。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比方说判刑了,算底了吧?定罪了,对不对?他在里面拼命地做好事,他提早释放了(哦,明白了)当然能改了。我看到他的底,是从这个时间看到的他的底,但是并不代表他以后修为不能改变他的现在。



2.愿力来自悲心,可以克服无穷无尽的阻碍力


[击三角]


wenda20141212 06:02

听众问:师父,愿力是不是学佛的关键?用愿力来念经和修心是不是更能消业悟道?愿力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增强自己的愿力?

台长答:首先你第一个问题是对的,没有话讲,愿力是最重要的。愿力可以克服无穷无尽的阻碍力和人家心里的障碍力。实际上愿力它是一种强大的能量体,你想问愿力是哪里来的?愿力是从悲心当中来的。当一个人很悲悯众生,懂得应该有慈悲心在这个社会上活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愿力出来。因为可怜别人,你才会觉得我应该更好地去帮助别人,因为你觉得世界上妈妈很可怜,所以你会产生一种愿力,“我一定要赚钱,以后养妈妈。妈妈很可怜,妈妈没钱,整天地在照顾我们,而且吃了这么多的苦”,所以愿力出来了我一定要把妈妈养得好,我要让妈妈享福,我要让妈妈能够更多地享受人间的快乐。是不是愿力出来了?(是)那么菩萨的愿力怎么会来的?菩萨看见人间这么苦,每个人都在菩萨面前哭着求,菩萨心里难过,所以菩萨悲愍心、愿力就出来了。所以当一个人有慈悲心的时候,他就会有愿力。慈悲愿力愿力靠着慈悲心,慈悲心才会带来愿力。所以当一个人整天很慈悲别人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愿力产生,这种愿力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怎么样……因为觉得自己苦呀!你去看哪一个企业家不是因为苦了,他才想更多地拥有啊?所以他才会产生一种愿力啊(嗯)李嘉诚过去也是去跑的,就是做sales,做推销的(对)他后来愿力就是看人家怎么会这么好,“为什么我不行啊?”再看看大家这么多人这么苦,没工作,“我好一点,我以后会养更多人”,这也是一种悲心啊,那至少说是一种愿力吧,你不能说他境界这么高,但是他有愿力啊,所以他成功了。所以愿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啊(嗯,明白了)



3.心灵法门能一世修成


[击三角]


wenda20150213 01:43:04

男听众:有一位师兄梦到一个声音对他说:“某某师兄的孽障只有4%了。”他在梦里想,这不是脱离六道轮回了吗?又一个声音说:“这是xlf门第一个人。”这位师兄想:心灵法门不是有很多人是菩萨乘愿再来吗?后来一想:这是心灵法门靠自己修出来的第一人。醒来后,同修感到无比的喜悦,说明心灵法门是能够一世修成的!

台长答:嗯,一定的!再不好的人,只要你……过去有一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只要一心一意好好地修,你当然能一世修成啊!你过去再做错多少事情,那你照样可以改变啊!你只要醒悟了,你就是醒过来了。只有你在人间还没有醒,你永远在做着梦;你只有醒过来了,你才知道“我是成功了”(是的)



4.年轻同修许愿“一世修成”,业障爆发期会延长吗


[击三角]


Wenda20181109 29:07

女听众:师父开示,许愿一世修成,业障会在3~5年内大爆发。现在很多二三十岁偏年轻的同修都许了这个大愿,是不是他们的业障爆发期会延长一点,比如5~10年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不是的,年轻、年纪大都一样,你有多少业就会报多少业,只是说你自己有善事善德的话,你的业障会报得少一点而已(就是跟三世因果有关,对吗?)对。



5.暂时无法清修要许愿一世修成的问题;天地的轮回之理


[击三角]


Wenda20181102 58:40

听众问:师父在前几天录音里说一世修成必须清修,如果不许愿一世修成,未来的业障不会提前激活,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已经消了很多业障,其实只是还了原本就设定在今生的业障。现实中很多同修有家庭,目前清修的缘分还不具足,如果强行许愿清修可能有不好的影响,但是这部分同修除了清修以外其他方面都能做到,他们也想许一世修成。请问师父,是否允许他们先许一世修成,先把未来世的业障提前激活,提前偿还,等业障了还得差不多了,清修的缘分慢慢具足了,这时再许清修呢?

台长答:你要是许愿的话,它很快地就消业,而且你不停地在消业当中会承受一些业果,等你业果提早还了,你死的时候就不会这么痛苦,就这么简单(那他们执意要许愿一世修成,清修方面能请师父和菩萨给他们宽限几年吗?)这个不是菩萨宽限的,这个是天地的轮回之理。比方说你过去杀过人,你现在说一世修成了,那你这辈子可能马上就要得一个癌症,化疗放疗,然后接下来慢慢地好起来,好了,这个劫过了,否则的话你最后就是折寿,然后痛得被癌症折磨至死,你说你喜欢哪样?(明白了)



6.为何大多数人轮回都是走下坡路


[击三角]


Wenda20200117 46:41

女听众:师父,您好。您原来给一个人看图腾,说他前世曾经是一朝宰相,现在是某个村里的煤矿矿主(对啊)这个是不是说,其实在轮回里,大多数的人都是轮回走下坡路的,一世不如一世?

台长答:对啊。因为你把过去好的东西轮回之后,你就越来越走差了(嗯。也主要是因为不修行,可能业障越积越多?)对啊,就是这样。因为你不修行,你每一次的轮回,每一次的懈怠,每一次的遗失,时间长了,你不是越修越差?你本来是个宰相,你不是到火葬场了?(对。所以修行还真的是要好好一世修出去,出六道?)对啊,就是要修出六道。修不出,你就在里面滚啊。就像一个人一样,在单位里,这个部门不开心,你换了一个部门,换个部门你还没开心啊,每个单位里每个部门都搞的。你说“我换个部门”,又搞了;换个部门,又搞了……(对)



7.在家居士容易懈怠的问题;要在生活中修行


[击三角]


wenda20131011 56:02

听众问:在家居士相比出家人来说更容易懈怠,是不是因为在家居士除了修行还有更多杂事要做?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事业、家庭都当成是修行的一部分,是不是就能改变这样的状况?

台长答:那肯定的,百分之一百。你在家容易读书还是到学校里去容易读书啊?(因为在家杂事比较多,所以容易分心)人家和尚尼姑什么杂事都没有,到时候吃饭,然后就是念经,人家当然修行修得精进了。你要做这个、做那个,家里这个事情那个事情,而且烦恼不断、贪心不断、贪念不断(那就是说我们要从事上修,把很多杂事也当成一种修行方式,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对吧?)对,完全正确。生活就是修行,生活佛法化,佛 法生活化,一边生活一边就做佛,人成即佛成。做人就做得像佛一样,哪怕我这个人性格很刚强,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不害人、实事求是,大家都喜欢你。有什么关系,说实话就好啦。现在的人你说假话谁都听得懂,只有说实话人家觉得你坦诚,说你好。你说假话谁不知道啊,现在的人多精啊!你骗人就是骗自己,骗不了天又骗不了地的。以为把人家骗了,最后人家都知道,就是你骗自己(懂了師父)好,再见



8.想一世修成,念经修心最重要


[击三角]


Wenda20200105 03:07

女听众:师父之前开示过,想明心见性,念经占50%,度人和命理调节等也占50%。请问师父,对于想一世修成的同修来说,是否也有这样一个比例?

台长答:有的,是这样的(就是说念经还是占比较主要的部分,占50%?)绝对是的,修心啊,修心占主要的位置,最重要。



9.学佛不能只学不做,懂佛理不能只懂不做


[击三角]


171202 新西兰

不能只学不做,念佛不能只念不做,懂佛理不能只懂不做,修就是行,所以要修心修行,就是要把行为佛法化。曾经有一个通用公司的大老板给大家讲管理课,讲了很长时间,下面的管理人员说:“董事长,您所讲的这些我们都懂。”董事长说:“你们跟我的不一样在于,你们都懂了,而我是懂了去行了,所以我才成功了。”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贤一直在强调“行”的重要性。《荀子》有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闻——不听到别人讲,还是要听到别人讲更好;听到别人讲了,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看到了,要懂得,因为看不一定懂,很多人说看不懂,就是看到了,不懂;知道是好的不好的,还不如自己去做。《朱子语类辑略》载有朱熹的类似观点,这位大文学家、哲学家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行比知道更重要。《孔子家语》说:“知而弗为,莫如勿知。”言下之意,知道了却不去做,还不如不知道。我们今天学到了佛法,还不去好好地做菩萨、去度 人、去改变自己,还不如不学佛。知道到做到,就是付诸行动,要克服种种的困难,从知道到做到,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懒惰。空谈佛法没有用,会耽误自己,误人误事,空谈所有的事情都会使你失误。对学佛人来讲,要行之,要懂佛理,更要行佛道,能够行佛道的人就是在佛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掌声)师父这次在法国讲过一句话:人的潜力是可以激发的。很多人说“我很笨”,“我很懒”,“我没有能力做”,其实人的精力和体力都可以激发。比方说,有些人你给他五十斤的砖头,他拎不动,但是给他一百斤钱币,他拎起来就跑了。我们要用人最善良的本性来感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让自己法喜充满;用菩萨心对待一切事物和人,得到的就是菩萨的回报。解脱称为一定范围中一定程度的放下,放下多少就解脱多少。很多人没来过新西兰,这次“我家里放下几天,去弘法,去助缘师父”,来了,就放下了,就得到了新西兰佛友给你们做的很好的食物,看到新西兰这么漂亮的港湾,不是得了吗?放下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而且还能得到功德。希望大家学会放下,放多少得多少,等到你完全放下了,你就得到天界的境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00:07 , Processed in 0.06246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