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3647|回复: 0

【视频拓展+题卡】SF每日BHFF《正信正念 好好念經》(2021年4月30日)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435

帖子

5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962
发表于 2021-7-30 14: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惠心 于 2021-12-15 14:40 编辑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4月30日)


白話佛法


《正信正念 好好念經》


人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意念。如果动了干净的意念叫正思维,不干净的意念叫妄念。所以现代人杂念纷飞,而且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


杂念到底什么地方来的呢?是由你的贪心想出来的。人只要一贪,就会有无限的遐想。

而且杂念是由心念动了之后,到了大脑产生出了更多的杂念,所以想控制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念。

控制不住意念,就会思想不集中,心乱,担心,害怕,免疫系统还会出问题,导致精神状态不佳,从而造成忧郁症和妄想症。


所以学佛,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杂念,守住自己的意念,最好的方法就是:

1. 心不为贪欲所动,人不为情感而动。

2. 转移思维,转移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去做一些和你想象的杂念没有关系的事,但是必须是能帮助别人的事情,因为在帮助别人时,你可以转换思维,并有菩萨保佑。

3. 好好念心经。


人只有彻悟才会开悟,因为没有彻底的觉悟,他是不能够开悟的。

觉是钥匙,悟是锁,没有“感觉”就开不了锁。


看人不顺分别心,

斤斤计较私欲心。

愤恨不平是瞋心,

小气吝啬是贪心。


人的嘴巴一不小心就造业,一不留神就乱想,心念一动,杂念纷飞。修心首先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心。

怎样降伏烦恼?首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让它停止乱想,佛法上讲就叫“止观”。


破除贪欲境界升,

每天禅智是为真。

人间一切皆是空,

空忙一场无用功。


关注自己的心,使它平静。经常想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佛法降临人间,就是来帮助众生停止烦恼和超脱六道的。


常想别人的好,就会不争吵。

常思自己的错,事情容易过。


不该说的你去说,最后惹得一身祸。

不该你得你去争,是把世间看太真。

缘分一到跑不了,缘分没有得不到。

护法三界法眼开,看你做得该不该。


心里的本性靠修,

心里的行为靠悟。


修出佛性,悟出禅定。这才是学佛的高境界。

如果一个人几年下来,还什么都想不通,还对世界苦空无常想不明,除了一个原因是你业障深重,还有一个原因是修得不够精进。

记住了,读书读得好坏,靠的是努力;学佛学得好坏,靠的是精进和禅定。


禅智禅学禅文化,

一禅破除你牵挂,

人人具有禅定智,

心灵百病都能治。


拓展学习搞要


1️⃣如何保持正信正念的道心


2️⃣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3️⃣坚持每天念心经才能开智慧、断恶根


4️⃣心经的妙诀,在于用心来对付自己不纯的心、不好的心


5️⃣自性自度 是名真度 正见度


拓 展 音 频 合 集



1、如何保持正信正念的道心

        ——wenda20161216  01:21:51    



男听众师父,成佛者皆内心清净,无量功德,而从人间修成佛不易,尤其是清净意念最不易,有时候觉得自己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而要做出适当的妥协,有时候清净修行却自觉苦累,有时候又担心自己太执著,修偏了,所以掌握修行的程度实属不易。请问师父,针对这些情况如何保持正信正念的道心?


师父答是啊,就是这样,要吃苦的。你要战胜自己的心魔,你要苦啊。有时候很苦的人,他就不为金钱、财物所动。吃得起苦的人,人家问你“要不要?”“我不要。么办?叫她做什么事情都肯了,她就变了(明白了,师父)


2、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13集《谛观正信正念》 



师父开示佛陀曾说过,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把佛陀讲的这几句话给大家解释一下,不要去毁谤,实际上就是诽谤一样的意思,不要去说人家不好,不要去说别人不好,也不要在人间去看,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但自观身行,好好地看看你自己,你自观身行,你用智慧 谛是真谛,看到你的智慧,来看看你自己,你才能知道你自己正不正,你说一个人 整天找人家毛病的人,他心正吗,谛观正不正 佛陀讲的,所以精进的人 努力的人,不懒懒散散的人,他是灭除自身好逸恶劳的一个方法,因为人都有一个毛病 很懒,每个人都很懒 都不想很努力,所以如果你自己精进,你好逸恶劳的毛病就会改,禅修当中有一个观点,叫养心莫善于寡欲,你寡欲了 比你养心还要好,你欲望少一点的人,你的心就好了,你天天有这个欲望,有那个欲望的话,你这个心养得好吗,我今天要大房子,明天要车子,后天要怎么样,大后天要怎么样,你每天活在欲望当中,你欲望这么多,你这个心养得好吗,所以一个人养心就是欲望要少一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财富的人而是知足的人,这是我经常跟你们讲的,你们今天如果觉得自己很富有,你是一个知足的人


3、坚持每天念心经才能开智慧、断恶根

——baihuafofa170401



师父开示人的心里想不通实际上就是心病,心病以什么来医治呢?心病要用心来医治。我们经常说,心里想不通就要念心经。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就是要降伏自己心中的邪念,要依仗心经的功德神力,能够让自己心魔去除。 心力和智力、智慧很有关系。观世音菩萨的心力、神力,大智的文殊菩萨法力无边,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再加上地藏王菩萨,四位大菩萨能够让我们学佛照见五蕴皆空,能够让我们在人间不起烦恼,要度过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才能够度化自己的苦难,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认识自己。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脾气和毛病,贪瞋痴慢疑……要知道,你能够认识自己,你才能够度化自己;你能够认识众生,你才能去度化众生。你今天连众生都不认识,你怎么能够度众生?你今天自己学佛学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你怎么能够成佛? 佛经上讲: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就是说,十方所有的佛都是一个心,他们没有二心的。阿弥陀佛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所有的菩萨心心相连,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心。所以你只要念心经,你就跟菩萨一个心,你的心就会把妄想、执著都慢慢舍去。你跟菩萨的心接在一起,你是不是像菩萨一样就一个心了?为什么人跟人在一起就会心不同,人心隔肚皮,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呢?因为每个人都有妄念。你有你的妄念,我有我的妄念,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妄念,因为人心不同啊。表面上大家都很客气,实际上大家都心怀自己的私心,有的心怀鬼胎。所以要观自己,观自在,随机说法。心经就是度一切苦厄,要度化这个世界上一切苦厄,不管是外表的苦,还是内心的苦,我们都要能够让自己的心定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懂得一心一意。和菩萨一个心,你就会度一切苦厄,因为菩萨是非常非常有慈悲心,能够救度我们的。 我们学习心经的时候,有时候心还没有跟佛在一起,就不能慈悲,不能领悟心经的真正含义。我们有时候碰到事情了才念心经,你碰到事情的时候,可能鬼神已经盯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再念经就不如平时念经了,所以要靠平时才能化解,到用时方知少。我们天天要念心经,坚持每天念心经才能开智慧、断恶根。


4、心经的妙诀,在于用心来对付自己不纯的心、不好的心

—— baihuafofa170401    



师父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的是一部让人非常开悟的经文。观世音菩萨最重要的话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让你想开。我们要感恩玄奘大师给我们翻译的心经,让我们能够明白修心。 心经的妙诀,秘密的妙诀,在于用心来对付自己不纯的心、不好的心。很多人说:“我内心深处受过很大的伤,别人怎么样也安抚不了我的伤口。”实际上心经就能安抚你这个伤口。因为心经本身就是让你想得开,让你能够开悟的。当你念经的时候,就如同跟菩萨讲话一样,你会慢慢地懂得:心实际上是无碍的,真正阻碍我们心的,是我们自己的六根六尘,是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地把这个心安抚好,没有好好地把这个心和菩萨真正修心的境界合在一起。 很多人就是心不平,经常碰到很多事情不开悟、不开心,这个心就是不平。师父告诉大家,一个人的身心如果能够处于静止的状态,经常安静,你的内心就会没有忧愁、悲苦的打扰。所以有时候人要静下来,大家想一想,你们有没有一天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坐在那里静静地想——不要想,想什么?脑子空的。这种状态就是我们说的静止的状态,用人间来讲,就是一种心平气和,其实就是像打坐一样,只是我们没有单盘、双盘,我们坐在那里,让自己的思维清净,让我们的心里能够平静,让我们觉得人间一切以静制动。今天平静了,就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今天一乱,一紧张,一闹腾,就有事情发生了。


5、自性自度 是名真度 正见度 

——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五十集
《正信正念 身心圆满》
   



师父开示有个故事就是讲的中国古代的,一个小孩子的妈妈过世了,妈妈过世 爸爸找了一个继母,这小孩子一直被继母暗中虐待,但是爸爸都不知道的,冬天了 冻得哆嗦嗦的,后来继母生了两个孩子,生了两个孩子之后,继母给他们三个人做三件棉袄,那两个孩子的棉袄全部都是棉花的,只有这个孩子的棉袄是芦苇的,没人知道,有一天他爸爸跟他出去做事情,这孩子冻得哆哆嗦嗦的,牵牛的绳子掉了,结果这牛跑得很远,他们去追,结果他爸爸就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把他的棉袄,一抽出来里边都是芦苇,他爸爸一下子傻了,全明白了,这孩子一直受着继母的欺负,心里很难过,回去要把他老婆休掉 不要她,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的孩子,应该平等,这个时候这孩子跪下来,爸爸 今天妈妈在 继母在,只是我一个人受寒冻,如果你把妈妈赶走了,我们有三个孩子都会受冻,这么好的孩子,结果他爸爸一下子心软了,然后妈妈没有想到这孩子这么乖,从此以后就把他看成像自己孩子一样,这些就是告诉你们,我们不要去欺负别人,你做人要用心,这孩子说 如果你把妈妈弄走了,三个孩子全部会受冻,现在妈妈还留着,大不了就是我一个孩子受冻,你说这孩子多懂事情,这就是我们过去说的孝子,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讲的孝子,要好好地孝顺,就这个道理。 所以不要有不善的心,不要有忌妒心 不要有恶毒心,有这些心了之后,你就是众生,不是圣人。你是一般的普通的人,普通人才自私,普通人才会有忌妒心 恶毒心,你再做点恶呢,你不是众生 是畜生,所以要自性自度 是名真度,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来度化自己的本性,要改变自己,自己的本性 自己来度化,是名真度,也就是说要觉悟,一个人要觉悟,我们不能做坏事,不能去忌妒人家,没有意思的事情不要做,将心中的邪见 烦恼 愚痴,将正见度,用正确的方法来把它转化过来,比方说像刚刚这个继母,她当然很感恩这个孩子,这孩子不让他爸爸把他老婆休掉,这个孩子多懂事情,你说继母怎么会对他不好,叫正见度,一个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意念,他就会能够改变自己。


一、师父每日B.H.F.F-《正信正念 好好念经》互动答题


1、人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意念。如果动了干净的意念叫(   ),不干净的意念叫(   )。所以现代人杂念纷飞,而且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 


2、杂念到底什么地方来的呢?是由你的(   )想出来的。人只要一贪,就会有无限的遐想。而且杂念是由心念动了之后,到了大脑产生出了更多的杂念,所以想控制都控制不住自己的(   )。


 3、所以学佛,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   ),守住自己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


1)心不为贪欲所动,人不为情感而动。

2)转移思维,转移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去做一些和你想象的杂念没有关系的事,但是必须是能帮助别人的事情,因为在帮助别人时,你可以转换思维,并有菩萨保佑。

3)好好念心经。 


4、人只有彻悟才会开悟,因为没有(   ),他是不能够开悟的。觉是钥匙,悟是锁,没有“(   )”就开不了锁。  


5、人的嘴巴一不小心就(   ),一不留神就乱想,心念一动,(   )。修心首先就是要管住自己的(   )。怎样降伏烦恼?首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让它停止乱想,佛法上讲就叫“(   )”。  


6、关注自己的心,使它平静。经常想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佛法降临人间,就是来帮助众生停止(   )和超脱(   )的。 


7、常想别人的(   ),就会不争吵。常思自己的(   ),事情容易过。 心里的本性靠(   ),心里的行为靠(   )。修出(   ),悟出(   )。这才是学佛的高境界。


8、如果一个人几年下来,还什么都想不通,还对世界苦空无常想不明,除了一个原因是你(   )深重,还有一个原因是修得不够(   )。记住了,读书读得好坏,靠的是努力;学佛学得好坏,靠的是(   )。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正思维  妄念


2.贪心  意念


3.杂念  意念


4.彻底的觉悟  感觉


5.造业  杂念纷飞  心  止观


6.烦恼  六道


7.好  错  修  悟  佛性  禅定


8.业障  精进  精进和禅定 



二、本期自测题(温故而知新)-BHFF-11《善事和功德的区别》


建议请先预习答题,再对照答案,考考自己对BHFF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1、 功德是佛法中非常强调的一个因素,什么是功德?它有什么用?其实功德就是(   ),但是必须在菩萨面前(   )的善事善念才是功德。


 2、 平时我们的善事善念, 如果没有在菩萨面前许过愿发过心,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受佛法的影响,它就停留在(   )的一个层次上。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善事善念  许愿发心过


2.自我表现



三、【F言F语背诵】--摘自【FYFY 第二册】


1.恭敬心是从内心出来的,要平易近人。


2.别人的缺点,如果你记住,就犹如人家给你一碗烂菜,你放在心中,心能不臭吗?            

image.png

1.jpg


2.jpg


2.jpg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此篇文章在编辑和分享过程中,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恳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恳请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慈悲原谅!                                                                                             感恩合十

男听众有同修总会遇到很多善缘的人,也能度到很多人;有的同修周围的环境度人就是很少、很慢,这是跟他前世的善缘福德有关,还是跟他今生的愿力有关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师父答跟他今生愿力和上辈子的福德都有关系(哦。那环境不是特别理想、度人比较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很简单,发心啊,现在有网络度人啊!多写正能量的东西,把一些佛言佛语发给人家,让人家先有兴趣,好好度人,这都是方法,都是妙法(好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12:32 , Processed in 0.070425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