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不以物喜?
就是不要以为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或对所看到的世上的一切事情不要特别高兴。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虚幻的,并且会变化。
不以物喜,就是不以所有的物质上的东西,所有你所看到的、见到的东西为喜乐,要实实在在的懂得这一切都是假的。 不以己悲,就是说不以为自己接受了现实痛苦而想到悲伤。
不以己悲是无我的境界,是不感觉自己一直在受世间的一切所影响。
不以己悲就是说因为这个世上给你带来了很多的悲伤,你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在受这些悲伤、这些苦难了。
就是让你要忘我,让你摆脱自己,自己要离开这个悲伤。
因为我们在世上都会有很多的悲伤,所以我们要不受世间一切色受想行识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我们所想到的一切,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和意识形态的东西,所有这些东西我们不要顺着它去。
你不要把这些东西从精神上来承受它,因为精神上承受它,说不定你的精神上是在用它。
也就是说你这个空性自然体,这个空性自然体其实就是让你能够接受这个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
外围是一个空间物体,内在是一个空性物体,而这个空性物体实际上就是让你忘我,忘却自己,让你把它捅破掉,没有这个东西。
你讲我也好,骂我也好,你讽刺我也好,你让我很伤心也好,我都没有这个接受它的能量体,所以我就不会悲伤,我也不会难过,我也不会激动,我也不会伤心。
受伤的人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东西了。
不以己悲,就是自己不要悲伤,不要承受世间的一切色受想行识对你的影响,你没有感觉,你没有受,你就没有痛苦。
比如现在我明明心里很痛苦,但是我没有感受,我没有觉得痛苦。
本来这个事情你要拼命去想的,而你现在没有去想。
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不该你想的,对不对?
行识就是你行为和意识,你的行为没有去做,就不会给你带来所有的果;你的意识不去想,你的意识就会很干净。
你的意识为什么不干净呢?
就是因为你想了,你想得到某一样东西,你想得太多了,你没有得到,你就开始伤心了。
这个意识要受到自己的控制,这个行为也要受到自己的控制。
但是真正能够控制它的是什么呢?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我们有意识,但是我们要把它修炼成像无意识,就是说大智若愚。
明明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但是他像傻傻的一样。
要有聪明,要有智慧,而不能真正的傻。
要大智若愚。
要修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大智慧已经超过了你的愚痴,超过了你的傻,这个人才是装傻。
虽然有的人会装一点,但是装得不够像,经常被人家看出来,那就算真傻。
你有本事不是装的,是自然的,是很自然的一种流露。
就是我没有意识,我真的没有想,那你的脸出来的是真的没有想东西。
学佛的人要懂得克己,要忘我的境界,就是要克制自己,把自己的境界完全忘掉,要不受世间的一切影响,然后靠个人自身的坚持和毅力。
学佛的人知道自己错了,要坚持地改正,要坚持有毅力地改正。
有毅力不但让你往好的方向努力要有毅力,实际上这个毅力还包含着你很痛苦的坚持,你很痛苦的和坚强的信念。
如果一个人不能坚持,不能有毅力地去修行、去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这个人学佛就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坚持和毅力非常重要。
因为等你坚持住了,你越过了障碍;你有毅力的话,困难将不会是困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