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心态,从小生出来的心态是善良、美好的,然而随着年纪的长大,生活经历的磨练,嫉妒人家、瞋恨人家、贪人家,这些不好的恶习上身,但是通过修心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多,他的心态越来越好。
我不能嫉妒人家,因为我嫉妒人家,会被人家嫉妒;因为我恨人家,会被人家恨;因为我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我受到报应了。 人要学会反思,必须要学会反思,要用另类的思考法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把问题反过来想。
如果现在觉得自己很苦,想一想自己过去已经苦过了,我现在已经算很甜了,对不对啊?
如果现在有烦恼,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烦恼比现在不知道要烦恼多少倍啊,这叫另类反思法。 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人,悟性才会常伴你的人生。
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是悟性,他能够开悟、他能够明白,从衰老开始自己的一生。
我们情愿早一点碰钉子,我们情愿早一点受磨难,我们到人间要知道自己到底要到哪里去?
我们受的这些磨难让我们知道到底要追求什么?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的话,你就没有开悟,你就不能开悟这些佛法的境界。 人的一生当中智商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因为心智与人和环境接触之后它才会得到发展。
身体就是臭皮囊。听得懂吗?没有什么作用的,是暂时的躯壳。
我们身体拥有的是暂时的一个躯壳,是不能长久的。 一个人寿命长短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什么时候起步的,你的智商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际的生活才是你真正的生活,并不是你肉身的生活,听得懂吗?
很多人活一辈子,晚年才闻到观世音菩萨的佛法,觉得这个佛法太好了,让自己解决了太多的问题,这个时候他就是个婴儿。 我们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看外表。
因为人很容易被外相蒙蔽了自己的本性,因为外面的表相很容易让我们的智慧遗失。
一个人的表相能把人的智慧所蒙蔽,就是让你看不清方向,听得懂吗?
所以要记住,认清本性、佛性你就会发觉世界永远是平衡的。 我们一定要发觉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有根有源,永远是平衡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佛法讲,一如就是一样的。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我们是不能改变它的,我们只能感叹生命的无奈,为什么我们投到人间来?
为什么我们投到人间来给我们这么短短的时间?
为什么让我们投到人间来让我们吃尽了苦头——生老病死? 一个人不吃苦,他不能得到甘甜,所以叫苦尽甘来。
我们这辈子在人间把该还的都还清楚,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等到甘来了,而这个甘不一定就是你在人间马上能得到回报的甘,那是看你今后的慧命往哪里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