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2924|回复: 0

“贪著、执著”非为德(广播讲座)《五十二》 2012-05-19

[复制链接]

1825

主题

1825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902
发表于 2021-8-20 23: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ndefined

Buddhism in Plain Terms

undefined




☆☆☆


“贪著、执著”非为德


佛法非常的深奥,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呢,又无所不用。实际上,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用佛法的一种理念、一种境界来做人的話,那么你可以去掉很多贪瞋痴,你就會少掉很多的麻烦,你就會顺利很多,你的身体、工作也會很好。所以,我们做人,有时候不是说你的知识越多,你的心眼就正,并不是说你很有本事,你这个人心道就正。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就是,要用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方法,来做所有事情,而不是说你在学习知识方面很全面,你在心眼上就一定是很好的。我们曾经说过,很多有钱人,他的良心并不是很善良,很多有本事的人,他们的心道也并不是太正。何为“心道”呢?“心道”就是你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你的心眼是讲你心里长眼睛了,你的眼睛能够看到你的良心,你的心和人走的道一样,叫心道。而我们的心到底是不是走正道呢?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有本事、有知识、有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是正的。


我们要知道境界。这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证明你邪正是非的一个方法。如果这个人境界很高,就能够证明这个人为正;如果这个人境界很低,那么就能证明他为非。是非、是非就是这个道理,正的是“是”,邪的是“非”。我们在人间本身就會被是非所纠缠、所迷惑,我们在人间本身就不知道什么为正、什么为非。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正即邪,对不对?如果说这个人不是个好人,那他一定是个坏人,如果这个人说他说得不对,那他一定就是说得不对了。如果证明这个人是好人,那他一定不是坏人,如果说他讲的是真話,那他一定讲的不是假話,这就是有佛和魔在一起的缘故。你是佛,你一定不是魔。你如果不是佛,那你必定就是魔。所以,我们要证明,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学的东西一定要正,我们不可以说一分一,也不可以说九厘九,有一分境界,就是一分的收获。什么叫境界呢?就是你看问题是怎么看的,实际上就是境界。


同样一件事情,比如人家抢了你的一样东西,如果是凡人、凡夫俗子一定會报复,一定會把它要回来;如果是有境界的人,是菩萨,或者圣人,或者善知识,他们不會去追,不會去求,被人家抢过去了,他就觉得这个东西一定有冤结,我们靠抢是得不到的;所以,我们不跟他抢,不跟他夺。如果我需要这个东西,我可以想办法念经,或者跟他说道理,也不要跟他争。这样的話,对方如果受到一种感应之后,他會自己自动地把他所掠夺的东西还给你,虽然不一定能如愿,但这就是学佛人的境界。所以,学佛人的境界是不以争吵、不以竞争去取胜的,而是用理念、用德性去征服人家。什么叫德呢?什么叫以德服人呢?我们做人就是以德服人,我们不能依靠自己有强势,有时候你不用德的話,你就算把人家夺过来,人家怀恨在心,还會有恶报在身的。所以,我们明白了是非之后,明白了正邪之后,我们要心里得到证明。什么叫证明呢?就是证明你所得到的是对的,你的境界是对的,这就是证德。这也是对一个人在学佛当中很大的考验。


因为很多人学佛之后,增长愚痴,他认为他学得非常正确,他以为他这么做一定是对的,所以,他拼命地去做。然后呢,他拼命地以为他的条理、理论都是正确的,他不管其他人的想法,拼命地去做某一些事情,那么去做了之后,很容易着魔。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佛要戒躁,要去掉妄心,我们才能有殊胜的境界。如果你执著地去追求某一件事情,而不顾全大局,试问你的良心和你的本性,你有没有開智慧?如果没有開智慧,你一定會着魔。就像小孩子打电脑一样,如果你不知道打电脑、玩游戏會给你带来多大的危害,你不知道打电脑一般每两个小时一定要休息,你不知道玩电脑时间长了,心里會烦躁不安等,那你怎么样来克服你这个毛病呢?你怎么样知道我着魔了呢?所以要有殊胜的境界,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和超人智慧的境界,那么你就可以判断哪些是魔,哪些是佛菩萨的境界。


我们人的一生啊,都是贪著欢喜心,天天想这个,天天想那个,天天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实际上,我们的心就是天天在受着不应该受到的损害。我们的一生贪啊,我们喜欢了这个,还要喜欢那个;我们有了这个,还要那个;我们有了房子,还要大房子;我们有了汽车,还要更好的汽车。我们所有的一切实际上都會受到心魔的控制。所以,无论如何不要让某一件事情能够控制你,如果你受到自己心魔的控制,那么你所有的心境都會转换,都會变成不好的逆境。


听众朋友们,大家知道,我们的心是与精神连在一起的,我们人的心如果受到损害之后,我们的神就不干净了,我们的心神就會不安宁。因为我们追求的太多了,我们需要的太多了,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做人到底要得到哪些视为满足,因为人永远不會觉得满足的。学佛就是要让你们明白,人间的东西都是假的,它是留不长的。你今天有房子,明天有汽车,后天有孩子,再大后天有什么什么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人的寿命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你到底在追寻什么呢?你到底在追寻什么在人间能够永久跟着你的呢?试想一下,不要说带到以后,就是带到今天你都没有带出去啊。很多人很富有,到了晚年破财,又能怎么样呢?很多人结婚的时候娶了一位漂亮的年轻的太太,到了晚年,太太跟他离婚了,又去找了另外一个男人,这位太太还是你的吗?连现在都不能留住的人和物,更何况我们百年后呢?


所以要明白,我们不要执著啊,我们做人要有涵养、要有修养,我们不要有贪著心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就叫贪著心。我们不能烦躁,我们不能有妄心,妄心就是得不到的东西我一直想得到。我们要想想菩萨的境界,我们要想想我们不要生欢喜贪著,这样的話,我们才不會生出恐怖惊疑啊。大家想一想,很多事情就是先贪,贪不到了之后,人就惊恐生疑。臺長在这里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你想做局长,你贪了,所以你每一天上班,看见周围人对你的反应,你都會惊恐,你會怀疑、猜疑,他们到底对我怎么样?他们會不會选我做局长?他们會不會到领导面前去讲我不好?他们會不會在背后捅我一刀?所有的一切就是因为你想做局长,因为你的境界是贪著,所以你就會生出恐怖和惊疑之心。真正的学佛之人,不贪、不求、无碍、无罣碍,就是好的境界在你心中。不贪之人,境界对你非常的有利,就是魔障,也會对你无奈。因为你的境界高,所以魔就搞不倒你;因为你的境界低,所以魔就能进入你的心田;因为你的心中有佛常驻,魔就没有地方可以到你的心田;因为你的心中常生和魔境相同之利益所需,那么魔就很容易上到你的心田。所以,我们不要被魔转,我们不被魔转,我们就能上进啊。我们不要被魔所转换环境,我们才能找到路,这个人才能进步。


听众朋友们,我们学佛,终日终年我们要念经、要修心,我们学佛做人,我们不单单要拜佛,我们要学佛菩萨的境界啊。我们要认为自己做得很差,我们才會进步。如果我们不懂得拜佛,不懂得念经、修心,我们就很难感通到佛菩萨的慈悲之光。所以,我们要身在修,心也要在修,我们不能以身图安逸。臺長今天上午看到我们觀音堂的徒弟、dz在值班,脸上还没有睡醒的样子,臺長看到之后就觉得他们虽然很累,但是他们功德很大,所以,这就是一个积极向上、不图安逸、弘法利生的很好的境界。当很多听众打进电話来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守着电話机,帮助大家,就在救度众生。要经常有这样的举动,所求必应;要经常能够洗涤自己心中的污浊之气,这个人才會心地清净,这个人才會没有后顾之忧。一个常生己过之心的人,他是永远不會犯错的;一个不思改过的人,他就是经常會犯错的根源。所以,我们学佛绝对不能身图安逸,我们要以赤诚之心来拜佛、来念经,我们所求也就必应了。


听众朋友们,臺長今天的《白話佛法》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希望听众朋友们从《白話佛法》节目中领悟到我们人间的一切,我们人间的一切都是顺应、顺缘、顺流,这样你才會顺;我们逆着潮流,我们不顺着缘分,我们就會产生很多的麻烦,所以,要懂得随缘。学佛人要懂随缘,学佛人要明白事理,学佛人要懂得我们怎么样去除困难,怎么样来精进修行。听众朋友们,臺長最后也是勉励大家,学佛是一个长期的、非常艰苦的、非常艰难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到了人间,到了烦恼道,我们来受苦了,我们才更要让自己在人间改变命运不要来受这份苦。菩萨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法門,就是让我们要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我们千万不能再浪费自己的青春,不能再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们千万不能再懈怠。如果我们努力修行、修心的話,我们就能修得好。如果我们懈怠、贪睡,我们很多人就在睡眠当中度过了他的青春,我们一生没有修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功德,怎么样會有求必应呢?我们还承受着人间种种的苦难,这就是至今没有開悟的根源。


——摘录盧臺長讲述于觀音堂(广播讲座)《五十二》 

       2012-05-19


小提示:

博客查找时,请将搜索文字转换成简体


☆☆☆


— 专题汇总 —

博客专区>>观音堂开示

resize,m_lfit,w_120

点击进入|专题首页|

resize,m_lfit,w_120


图文|观音堂讲述BHFF

排版|法界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19:15 , Processed in 0.05178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