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3817|回复: 0

【视频拓展+题卡】SF每日F言F语《常樂精進》(2021年5月4日)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435

帖子

5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969
发表于 2021-9-23 2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惠心 于 2021-12-17 19:55 编辑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5月4日)


《常乐精进》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会有人把你看成宝贝,也一定会有人把你看成垃圾。这是世态炎凉人心的变化。所以当你被人间的这些情感所左右的时候,你就会失去理智而产生冲动。


每个人对你的态度不同,是因为每个人本身的素质就是不一样的。


如同好的菠萝,有的人嫌它酸,有的人嫌它甜,有的人嫌它没味道,但是菠萝还是菠萝,水果的本身并不是因为买家对它的褒贬不一而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何必为了别人对你的评论难过,或是因为别人对你有不同的看法而感到烦恼呢?


学佛人的心态首先要由“执著心”,改变为“无常心”,你才能对人间有更多的了解。


常思进取,一定进取。
常念佛号,最终成佛。
常思己过,解除迷惑。


人生苦短,修心“常乐精进”,慢慢会由“快乐”转为“干净”,因为有快乐的人他就不会去烦恼,心中就会法喜长住。


平安吉祥是人心,
将心比心难为情。
心中常住慈悲音,
一生一世念佛经。


现在的人嫉妒心重,因为嫉妒会产生恨,产生难过,使自己自私膨胀,所以嫉妒会让自己的心越来越难过,意越来越守不住,坐立不安,让自己沉沦到五欲六尘中不能自拔。


一生就为臭皮囊,
耗尽钱财去流浪。
来也匆匆去也空,
不知假我在何方。


现在的异性,只要一见面,遐想纷飞,马上从别人身上可以想到自己过去的荣耀和失败,给自己徒增更多的心灵伤害。


一个有修养的学佛人,应该如如不动,不管坐着、站着、讲话,不应因环境的变化、异性的到来、漂亮或富贵的接近而产生心动。因为只有学佛人才知道这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是就是随缘,如是就是放下。常如是,得解脱。


拓展学习摘要


1️⃣用一颗稳住自己的心,治一切心随境转的境界


2️⃣精进在于内心


3️⃣修行的精进程度决定以后的去处和果位


4️⃣精进力和执著的区别


5️⃣常乐我净就是要放下自己,想通才会快乐


6️⃣常乐我净,才能自性定


7️⃣去除我相;修出自性,修出干净     


拓 展 音 频 合 集


1、用一颗稳住自己的心,治一切心随境转的境界

——2013年马来西亚法会弟子开示(上)

——抛开烦恼 寻找佛性


师父开示学佛人永远要懂得知命,无论好坏都要自然的接受它。今天结婚了家庭不和睦,要接受它,改变不了对方就改变自己,以后我一定念经让他转变成为一个学佛修行人。很多人的丈夫不修行还反对自己学佛,这些同修一直坚定信心好好念经,现在丈夫都已经转变,不仅支持自己学佛,而且丈夫也开始学佛修心。 我们在人间要接受每一个人间的情形给我们带来的果报,我们要用心治一切的心境。用一颗稳住自己的心,治一切心随境转的境界。因为我们的心很容易被人家讲一句话就随之而转。本来对一个人看法很好的,突然之间有人跑过来说,“这个人很讨厌,他在背后讲你坏话。”你马上就恨他了,你的心就转了。 所以真正的学佛人要有善心,先听听他讲我什么——嗯,有道理,我是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我没这方面的问题,他讲我了,也可能是我听错了,不一定是他讲我,或者是人家挑拨呢?心不动,意念就不动,根性就比较牢固,心不随境转的人就是学佛人。    


2、精进在于内心  

——Wenda20200510 51:43

听众问师父,对于精进的定义,我们每天在佛事上花多长时间算是精进?除了念经,比如弘法度人,还有学《白话佛法》,就多长时间才算精进?


师父答不是时间的问题,是你心的问题。如果你的心在精进当中,那你永远……就算你今天没有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你的心一直在精进当中,实际上你就在精进当中。它是指你的心精进(好的)“精进”,实际上佛教术语就是viriya,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明白。之前您对弟子的要求,是一周至少有一天要用来做佛事、做义工、弘法等等。对于想一世修成的人,他的要求是不是要更高一些?)对。你做每件事情都可以想的。比方说,我今天在洗菜,你洗菜为什么?你就想得深一点,行深一下:“今天洗菜我为了生活,生活为了度人,度人为了以后能够救度更多众生,为了能够这一辈子解脱,所以我要生活,我要活着,所以我现在洗菜。”就叫精进。是这么连的。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跟菩萨的连在一起,不是找理由,而是真正地这样理解,有这么个概念,你就在精进中了(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尽量往佛事上串联,比如说洗菜是为了养活这个色身,色身好了……)错。把人间的东西来理解菩萨的东西,永远都搞不清楚(对不起,师父)没智慧。就在生活当中以佛法的概念来生活,不是串联,是真实的。比方说,我现在在广播里边跟你们讲话,我在救你们,我是在弘扬佛法。我还要去串起来啊?你今天很自然地想到:我今天要活着,我要吃,吃了之后我有时间更努力去弘法……就这么自然地联系的,不是把它串起来的,自然想到的(明白了)


3、修行的精进程度决定以后的去处和果位

——wenda20131025  9:17

听众问有一些同修,可能也代表了一批学佛人的一种状态,就是修的时间挺长了,每天都坚持念经、念经文组合,但是他们非常中庸,不精进但也不偷懒;学佛对他们来说是不度人、不学佛法,就光念经,也没有强烈的意愿去参加法会。他们就是那种不懈怠但是也不积极,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的,他信但是信得不精进。像这种人他修到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有可能修成阿罗汉果位?


师父答完全可能。不精进得到的是不精进果,精进的人得到精进果。在天上不是分级别的嘛,这种问题你自己想一想就知道了,在大学里不努力读书的人最后怎么样?平平淡淡啊;人家考试考得好的人、高材生,被好的单位请去了,差的去做科员;在学校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功课好、成绩好、又有组织能力,到了一个公司里不就是经理嘛。经理好还是普通群众好?他说“随便的,我愿意做群众”,个人的选择问题。那些积极参加法会的人、拼命度人的人,他以后到了天上可以成菩萨;就管管自己,让自己从来不犯错误的人,那么阿罗汉果。自己在度人当中不努力,有时还被人家讲讲造口业,自己还做错点事情,那么成天人了;再做得差一点,犯错误了成凡人了;做人之后又在人间再犯错误的话,那么变女人了;变了女人又做很多坏事,可能就到一个战争国家、到非洲去做穷人;穷人里边再打仗、再做坏事,那么就变畜生、变狗了,不就这么下来的嘛(是。他要是念经开悟了,以后也可能成阿罗汉果,但是如果不开悟只念经不修心那就继续轮回了)就是,不精进他没有消除业障的本钱了。家里没有积蓄的话,当你做错事情了、家里房子漏了、地板坏了或者空调坏了,本来你觉得这些不要开支的,你家里要没有存款,这些事情一弄不就透支了吗?一透支你不就下去了吗?(对)怎么能不精进呢?不精进积累功德,你没有功德怎么能够得到回报?举个简单例子:你跟这个人关系不好、感情不好、平时也不理人家,到了有事情的时候你求人家,人家会帮你吗?一样道理(对的)


4、精进力和执著的区别

——shuohua20160506 15:21

听众问 师父讲随缘,但是我觉得弘法的时候,有时候真的要有一种精进力。这样会不会又造成一种执著,怎么样能够把控呢?


师父答不会,精进力和执著完全两个概念,不要混淆。精进力是在正能量的情况下、在积极努力学佛当中,它不叫执著;执著是有一点负面的东西、负能量的东西,它叫执著。比方说我去追求一个房子,去追求一个女人,追求人间的人天福报,这种才叫执著。你说我今天要成佛,拼命地去做啊做啊,这里边是正能量的东西,就不应该用执著来讲它了,只是说精进,不要走偏就好了(在出去弘法过程中,如果家人还没有能够配合到可以让他出去的时候,他也就只能随缘了?)就是这样,世界上很多事情只能随缘,你做不到的事情就随缘。


5、常乐我净就是要放下自己,想通才会快乐

——Zongshu20190418 12:01

师父语大家要知道,学佛做人是根,根基不好,就什么都学不好。一个人很讨厌的地方其实就是不停地解释,越解释越糟糕,做错事情不要解释,尽量能够知错就改。找了千种理由、万种理由,有什么用?已经没有用了,很多人招人恨。常乐我净,一个人经常快乐,就是经常想得通。想得通的人就很干净;想不通的人烦恼多,智慧就少。常乐我净,就是一个人自己要经常快乐,自己快乐就会干净;你看整天不干净、整天想不通的人,他就很痛苦、很难过。所以真正的常乐我净就是要放下自己。希望大家一定要懂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想通、想明白最重要。想通、想明白,人就会快乐;一想,想不通了,人就伤心了,就难过了,就颓废了。所以菩萨让我们常乐我净,经常地快乐,自己会很干净,也没有烦恼,没有很多的忧伤,那就是菩萨。好了,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今天就这样吧,谢谢大家,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6、常乐我净,才能自性定

——2013年马来西亚法会弟子开(上)

——抛开烦恼 寻找佛性 (20130318)

师父开示常乐我净,经常懂得快乐,思维才会干净。笑得出来的人就不会经常生气,生气的人就是经常算计别人、恨别人,觉得他在恨我,所以我要算计他。你们现在在座的人都很干净,因为你们都很快乐。常乐我净,才能自性定。当一个人经常快乐、干净的时候,他的本性定得下来。常悟无得自性慧。经常开悟的人,觉得无所谓,他自己的本性有智慧,这种人有悟性就永远有智慧。常圆无执着,就是心经常圆的人就不会执着。公司中的职位本来是你的,被别人抢走了,心就会尖,因为不开心,这个尖就会伤害你的心。心要圆,就是要有圆融的智慧看待问题,觉得没关系,下次会轮到我的。老公突然要离婚,天塌地陷,不得了了,一晚上十八个电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姨表嫂,全部通知到了,“他不要我了!”结果老公是喝醉酒了,第二天说“我是说酒话,你原谅我吧。”她就无法收场了。所以人要圆,遇到困难麻烦的时候,要想到事情还会转回来,这在人间是个轮回。


7、去除我相;修出自性,修出干净——常乐我净

——B.H.F.F开示【第87集】【知无我 即放下】

师父开示当年佛到了80岁的时候,在年迈体弱涅槃的前夕,佛陀让他的弟子反而要学习常乐我净。佛平时都跟弟子讲苦空无常,但是到了最后,佛陀让弟子要学会常乐我净,为什么会告诉我们这些?因为苦,那是无常的,所以空,就是要学会快乐,都是对治的。“无”,就是因为有个“我”字所以才痛苦,学会无我,佛陀就告诉你,你会快乐。“常”就是长久的,“无常”就是让我们学会心要干净,要习惯于无常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无常,这样才能修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无四相。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把世界上的一切看空,懂得世事无常,也要懂得转苦为乐。要懂得去除我相,而一个假我的存在是借假修真的“我”,然后让你修出自性,修出干净——常乐我净。 


师父让你们把一切看空,要学会放下,你就是在做人间的菩萨,空到连自己都找不到了。很多人讲话顺着别人讲,没自己的观点,他不得罪人,也很好(但是不能没原则)。在学佛中要空到自己都找不到,什么意思?就是无我相。你看看现在人的毛病是:面子太重要了,我们的面子放得下吗?师父叫很多佛友放下,他都懂,放下会解脱痛苦,但是只要一做事情,他马上“我”字就来了,“我要干吗,我要干吗”,接下来他就痛苦了。所以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找不到自我,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本源。要这种面子干吗?死要面子活受罪,你们从小长到大,一辈子要了多少年的面子?到今天还要面子,改个缺点还要面子,没有一件事情你们没理由的,这就是你们已经在八识田中种下了我相。佛为什么叫我们要去除四相?要让我们找到九识田阿摩罗识中的佛性,因为只有佛性是无相的,因为只有佛性在你的本性中,那是永恒不变的。 


佛所说的这个“常”,是相对于无常而言的。乐不是苦的(快乐不是苦的),得到的人离苦,因为离苦的人才会快乐。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乐不是苦”,快乐不是苦;得到的人离苦了,离苦是不是得快乐?离苦的人才会快乐,快乐永远不会是苦的。很多人说“我很苦,但是我也很快乐”,这本身就是矛盾。真正能够理解佛法的人,要懂得离苦才能快乐。你今天放下了,舍弃了你身上的烦恼,舍弃了你的贪瞋痴,你才能真正地快乐。

一、师父每日B.H.F.F-《常乐精进》互动答题


1、每个人对你的态度不同,是因为每个人本身的(   )就是不一样的。


2、学佛人的心态首先要由“(   )”,改变为“(   )”,你才能对人间有更多的了解。


3、人生苦短,修心“(   )”,慢慢会由“快乐”转为“干净”,因为有快乐的人他就不会去(   ),心中就会法喜长住。


4、现在的人嫉妒心重,因为嫉妒会产生恨,产生难过,使自己(   )膨胀,所以嫉妒会让自己的心越来越难过,意越来越守不住,坐立不安,让自己沉沦到(   )中不能自拔。


5、一个有修养的学佛人,应该(   ),不管坐着、站着、讲话,不应因环境的变化、异性的到来、漂亮或富贵的接近而产生心动。因为只有学佛人才知道这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6、如是就是(   ),如是就是(   )。常如是,得解脱。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素质

2.执著心  无常心

3.常乐精进  烦恼

4.自私  五欲六尘

5.如如不动  应作如是观

6.随缘  放下


二、本期自测题(温故而知新)- BHFF1-8《谁在操纵命运》


建议请先预习答题,再对照答案,考考自己对BHFF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1、 一个人在某一刻做了一件坏事,动了一个恶念,依照(   )会立刻自动排列所应得的(   )。然后转化成(   )定于下一世的某年某月某天发生; 

2、 善事和功德也一样会自动排列到某一特定时刻得(   )。

 3、我们每一刻的所思、所念、所为种下的(   ),依照天理的规定自动转化成按得报时刻顺序而排列好的(   ),这条线连起来就形成了下一世的“(   )”。

答案:(若有疏漏,请以师父开示原文为准


1.天理  果报  业障

2.福报  

3.因  果  命运


三、【F言F语背诵】--摘自【FYFY 第二册】


1.要学会理解别人。每一个人都不会想到去了解别人,都想让别人了解自己,这就是一切以“我”为出发点。

2.活在世界上,少想自己,多想别人,多了解别人。 

01.jpg


1-1.jpg


2.jpg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此篇文章在编辑和分享过程中,有不如理.不如法之处,恳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恳请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     慈悲原谅!                                                                                             感恩合十

男听众有同修总会遇到很多善缘的人,也能度到很多人;有的同修周围的环境度人就是很少、很慢,这是跟他前世的善缘福德有关,还是跟他今生的愿力有关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师父答跟他今生愿力和上辈子的福德都有关系(哦。那环境不是特别理想、度人比较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很简单,发心啊,现在有网络度人啊!多写正能量的东西,把一些佛言佛语发给人家,让人家先有兴趣,好好度人,这都是方法,都是妙法(好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22:52 , Processed in 0.07428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