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把自己当成别人,叫无我;
第二种境界:把别人当成自己,叫慈悲;
第三种境界:把对方当成别人,叫智慧;
第四种境界:把自己当成自己,叫观自在。
我们学佛人如果认识到“我”与“你”所构成的四种关系,离开悟和见性儒释道的境界不远了。
--20180309雅加达 开示
多听多学,好好改变自己的性格,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学佛。有一次,一个佛友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会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师父跟他说:“人有四种境界,你可以体会其中的妙趣。第一,把自己当成别人,这就叫无我;第二,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就叫慈悲;第三,把对方当成别人,这就叫智慧;第四,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就叫观自在。我们学佛人如果认识到‘我’与‘他’所构成的四种关系,离开悟和见性儒释道的境界不远了。”
《六祖坛经》说过,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你们如果现在正在做好事、做善事,请继续吧,因为种下去的种子不会不生长,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学会做菩萨,要低调,要承认自己的缺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智慧过人,可是当别人赞叹他学识渊博的时候,他总是说一句话:“我唯一知道的是我自己的无知。”
被誉为女神的奥黛丽·赫本用她的一生解释了“精神长相”这个词。她的智慧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得到优美的嘴唇,就要学会讲亲切的话;如果你想拥有可爱的眼睛,就要学会看到别人的好处;如果你想拥有美妙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