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2504|回复: 0

真修实修112|臺 長对“见相不离相,见法离法”的开示(WD 20150426)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138

帖子

1447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7
发表于 2022-1-30 16: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妙音净心 于 2022-5-17 15:42 编辑

真修

实修



真修实修

臺長对

“见相不离相,见法离法”

的开示

                                                           



听众我们前两天学《白 話 佛 法》,我们讨论了半天,不同的師兄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師父,您给我们开示一下,“见相不能离相,见法要离法”是怎么讲啊?


师父“见相不离相”,很简单,就是心中不管碰到什么事情,要境转而心不转。“见相不离相”就是说不管外面发生什么情况、什么现象,你的心还是老样子,不要去随着外面的环境变化。大家都在贪 污腐 败,你照样不贪 污不腐 败,最后你还是一个清 官,别人全抓起来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见法离法”现在还不懂啊?见到人间所有法界里边的东西,知道了就离开它。比方人家说:“哎呀,给你做个会长。”我知道这个会长了,我就离开会长,我不要做会长,一做会长我烦恼不断,对不对啊?(嗯)见钱就离开钱,因为见到钱你拼命要去抢、要去夺、要去争、要去赚,最后你就被钱所迷惑、被钱所淹没。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要离开这个法,实际上就是这个法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空无虚无的,一切不可得。所以在不可得的前提下,就得必须要抛开它、离开它,你才会得到心境的平安、心境的安宁,听得懂了吗?(嗯,感恩师父开示!)

 WD 20150426

心灵FM

真修

实修


延伸阅读

1人在生活当中有四个境界

人在生活当中有四个境界。

一是痛而不言,就是自己痛了不说话,心理承受痛。无言不是不痛,而是面对悲痛和惨痛,有自己的人生观。


二是笑而不语,微笑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所以,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微微一笑有时候胜过千军万马。


三是迷而不失。淡定的人生,修行的人生,痴迷和失态都会离你而去。


四是惊而不乱。宠辱很难不惊,人的毛病:一开心,忘乎所以;一不开心,觉得这个世界都是悲惨的。


所以要学会宠辱不惊,心惊则心动,而动中有静,惊而不乱,则具有智慧之美,这就是佛 法经常给我们讲的“如如不动”。

20180521 新加坡



2、"世间一切皆属虚妄",只有学习菩 萨的精神,你才能了悟一切尽虚空遍法 界


“世间一切皆属虚妄”,连你们拜的佛和菩 萨,如果你只是去求菩 萨、拜菩 萨,则还是存在着虚妄之相;只有学习菩 萨的精神,你才能了悟一切尽虚空遍法 界。


真的菩 萨在哪里,就在你们的心里。师 父问你们,你们今天拜菩 萨的时候,你们把菩 萨当成真的,如果菩 萨的精神你们没有学到,你们拜的菩 萨就是假的。真的菩 萨在哪里?因为真菩 萨是精神和灵魂,所以真 佛就在你们的心里。



B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3、见法 身如来就是见诸相非相


法 身如来,“法 身”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的身体,因为人间称为法 界。


见不到菩 萨的本性,就是“非相”;如果你的慧眼所见到的空相,你的眼睛看见的实际上是空的,但心里见到了本性佛,就是“是相”。这些都是菩 萨的哲理,非常高深。


B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4、“色即是空”:见一切相如同见空空寂寂的相


师 父跟你们讲到“色即是空”,师 父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意思就是见一切相如同见空空寂寂的相。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见到的世界上一切的相,你们看到的人也好,物质也好,所有的其他东西也好,好像见到了空空寂寂的相,就是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B 12-32《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5、“知相离相非非相,离妄弃欲本金刚”


【问】在 《佛-言-偈 语》里师 父说的“知相离相非非相,离妄弃欲本金刚”,弟子有以下理解是否正确?


我们知道这个世间有相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相,但是我们不能着相,所以要离开它,不能被相迷惑。


非相,没有相;非非相,并不是没有相。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相,我们就要努力离开这个相,但不能认为没有相,我们还要在人间踏踏实实地修心和生活。


离妄,离开人间的妄想;弃欲,就是放弃欲望;本金刚,佛心本性像金刚一样如如不动。


【答】百分之一百正确。


来信解答疑惑(286)



6、关于“四相”、“四相即空”的开示


师 父最后总结一下“四相”。简单地说,

第一,不执著于我自己;

第二,不执著于他人。我对别人、对我自己都不要执著,我一定要怎么样,要他人怎么样,他跟我的关系,等等,全部都不执著;

第三,不执著于众生,乃至于不执著于生死的一切,这样你就达到了空的境 界;

第四,不执著于寿命和时间。你们一听,达到空的境 界,境 界很高了吧?


师 父告诉你们,最后连达到空的境 界都要没有,因为他没有境 界了,所以他才是真的空。


B 12-34《四相即空》



7、如何理解“离一切相”?


【问】佛菩 萨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学 佛人要修心补相,但是佛 法又说离一切相。为什么我们学 佛修心既要补相又要离相呢?请师 父开示一下。


【答】境 界啊!开始修心的时候叫你离相,不要着相。开始修的时候,不要贡高我慢,什么事情要忘我,修到无我,那么就叫离相了。


这个是境界问题,你离相了,离一切相,修到这个境 界,你要把一切相、你做的功 德也要忘记。这是什么功?不叫功 德,不知道;你是谁?不知道,无我,一切都没有我了,心中只有众生了(师 父,您解释得太好了)。



WD 20160429 



8、悟出了空谛,他在天上就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意念出来都是好事,实际上他就是悟出了境 界、悟出了空谛,他在天上就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B 12-34《四相即空》


心灵FM


更多精彩


>>   真修实修专题   <<

点击进入|自动更新


  点击下方按钮打开更多  


修心修行

婚姻情感

素食人生


风水运程

事业成就

佛法人生


学业教育

人际相处

玄学命理


每日功课

法门介绍

专题汇总



随喜转发  功德无量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19:18 , Processed in 0.074998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