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学佛人应该不要去记恨世界给你留下的一切你认为不平的事物,实际上一切都是因果报应。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是闭着眼睛不了了之,最后还能想通,还能放下,那叫做“心安理得”;还有另一种是当你睁开了眼睛,当你要不了了之的时候,你比较可怕的心态就出现,那就叫做“死不瞑目”,很多人在临死的时候,他带着愤恨离世,这就叫“死不瞑目”。
人一生的烦恼、痛苦,要走了还要折磨自己,到死还要想不通。其实我们应该懂得,我们不要把人间的一切看得太真,因为人间只是我们人生旅途当中的一个旅站而已。如果你把这个人间看得太真了,以为当你拥有什么东西就会永远拥有它,你才会产生舍不得。所以不要多多地去得,你就不会有舍不得。我们一定要懂得,一个人应该舍,才会得,所以叫“舍得”。当你得到了太多,你不愿意舍去的时候,实际上给你带来的是更多的必须要舍去的痛苦。学佛人要懂得这些道理。
在5月5日晚上,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名40岁的男子波利卡尔波,他枪杀了自己11岁的儿子之后自己自杀。这个悲剧根源是什么?就是因为跟妻子的感情问题,因为夫妻不和,他居然拿自己的孩子报复对方。人的自私才会产生恨,恨会产生痛苦,苦就会产生愚痴,不断地伤害自己,还要伤害别人,最后进入苦海。佛菩萨让我们要懂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有的人说:“台长,我还很年轻,我可以现在不学佛,将来我再来学。”记住了,人生无常,当你查出癌症的时候,你就没有机会、没有很多时间来补救你学佛。人生的起点,就像一个小孩子出生一样,有口难言。小孩子一出生就不会说话,一般投到人间只有两个目的:不是报恩,就是报仇。对于讨债的孩子,你有再多的钱,孩子会替你用光;你再有名,孩子也会给你败坏。人的一生好坏,其实就是一句话:是你把自己搞成这样的。这就是佛法当中的“种什么因,你就会得什么果”。佛法讲万物唯心造,用善心种下每一颗果实,一定会得到善果和善报。
如果每一天种一点恶因,你到最后就是一个大恶人,你就自作自受。所以,孔老夫子讲过一句话“不怨天,不尤人”,全是自己所为。
台长要你们常念经、常修心,一有灾、一有难,菩萨就会到你们身边来保护你们。在清朝末年,有一个珠宝商人叫崇德,虔诚地敬拜观世音菩萨,每天早晚念诵大悲咒,从不间断。有一次他到外地去采购珠宝回来,天已黑,他误住了一个黑店,店主是一个大盗,专门干谋财害命的勾当。店主得知他是珠宝商人,到了三更后,手持尖刀上楼来到崇德的房门口。当这个店主正要撬门动手的时候,突然听见楼下大门有人“砰砰砰”地敲门,店主赶紧回到楼下开门,见来人高大,问他:“你有何事?”拍门的人说:“我要找崇德。”“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豆输朋。”店主回答说:“哦,崇德已经睡了,有事明天再来吧。”他把豆输朋赶走之后,关上门,跑上楼,走到崇德的房门口,准备再动手的时候,大门又“砰砰砰”响了,越敲越急。店主无奈,他下去开门问来人:“现在已经是四更天了,你有什么事情,留下姓名,明天再来吧。”来人说:“我是来找崇德的,请你告诉他,我叫阿逝孕,找他有事情。”店主就这么跑上跑下,来来回回几次。天已经晨曦微明,太阳很快要出来了。这时候崇德被下面的争吵声吵醒了,开门看见店主走进,忙与店主打招呼。这个店主赶紧把手上的尖刀放在了后背,还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告诉崇德说:“客官,昨夜三更半夜有两人来找你,搞得我没法入睡,所以我一清早就来告诉你。一个叫豆输朋,还有一个名叫阿逝孕,我叫他们今天再来找你。”崇德听完非常喜悦,于是解释道:“是我每天早晚念大悲咒里边的‘豆输朋’和‘阿逝孕’,那是两位菩萨啊!”店主一听,惊慌失色,全身直冒冷汗,手一松,藏在背后的尖刀落在了地板上。马上下跪忏悔,对崇德说:“大善人,求你宽恕我吧,我昨夜三更,两次准备杀你,盗取珠宝。怎知原来菩萨显灵,阻止我行凶,我今日才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你饶恕我,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谋财害命,要改恶从善。”崇德听后,非常感动,于是度他拜了观世音菩萨,教他念诵大悲咒,去恶从善,皈依佛门。念经行善,自有天助;积善行德,菩萨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