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觉而不迷,觉悟的人不会迷惑的,你说这个人什么都懂,很觉悟,这个人不会迷惑,所以这个人如果人很正,什么事情,哦!这个不能做的,这个不如理不如法,我不能做。 这个可以做,学佛帮助别人可以。哎呦!你叫我去做这种动小脑筋,小偷小摸的,这些占人家便宜,我不做的。“觉,正”,我这个人很正,所以叫正而不邪,正而不邪。你看一个人很正的人,他不会邪的,他不会出事,对不对?如果你很干净,你这个女孩子很干净。师父经常鼓励的,女孩子要干净,你不能鲜格格!鲜格格!一个女孩子如果觉得这个我要干净,所以不管男孩子说喝杯酒吧、我们喝杯咖啡吧、去跳个舞吧。不去,这个不去,我不可以的,你很干净,你就叫净而不染,干净的人不会染着的,不会有污染的,大家听懂了吗?叫净而不染。
那么我刚刚跟你们讲的这叫“觉、正、净”,那么就是我们佛的,叫“自性三宝”。所以以后记住了,佛性的自性三宝是什么?就叫“觉、正、净”。所以今天给你们讲的,“觉”就是一门法门,一个人能够觉悟,他就有一个法门,叫“觉”门,听得懂吗?不是单单心灵法门,“觉”就是“觉门”,“定”是什么?“定”我告诉你:“定”这个人要上根利智,也就是说这个人要上根器的人,上辈子修的很好的人,才定的下来的。
你去看看很多领导,很多老板,碰到什么事情很稳的,一直很定的下来,这种人上辈子有修的;一碰就跳,一碰就跳,这种人上辈子没好好修啊!所以学佛的人很稳定、坐得住、站得稳,对不对?你看师父开示,如果在下面还是一会这样一会这样,头不停的动,手不停摸摸头啊、喝喝水,这种人定不下来,我告诉你,没修养。所以要稳住啊,觉正定。那么定要善上根利智,“利”就是非常能够做到;智就是智慧,有智慧。所以聪明人、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学习这个“觉、正、净”,这是首先必须做到的,不善良你学不了的。
所以行持,我们行持什么?就是要行为上持戒,行为上持戒,那么不能开戒,所以很多人说:哎呀!吃东西的时候我开戒了,不要去开戒,守住自己。严持戒律,严守戒律,严守戒律的人不会犯法,你们知道吗?不犯法不会抓进去,不犯法的人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人间不好的磨难。所以为什么叫学心灵法门的人要遵纪守法,一个人要学会严持戒律,不要犯法,也就是2500年(前),佛陀有千二百五十众俱,对不对啊?大家都在一起,你相互之间也要懂礼貌,相互之间也要僧团之间要不能破坏和合僧众,就是守戒。你们今天虽然不是和尚,但是你们都是居士,居士跟居士之间,就不能破坏居士们之间的感情,学佛人之间的感情,你们今天讲他不好,几个人团起来讲他不好讲他不好,你这个人就是破坏和合居士,听懂了吗?
所以师父跟你们讲诸恶莫作。诸恶莫作其实就是小乘佛法,一个人,我说我不做坏事,你只是小乘,管住自己,我不做坏事就好了,我也不帮人,我不做坏事,我守纪律,我守戒律,那小乘啊。你说你一个邻居,就知道自己不犯法,把自己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从来不帮助隔壁邻居的,从来不帮人家的。人家说:那个伯伯,你帮帮忙好吗?我妈妈年纪大了,拿那个东西拿不动,你能帮她下去拿一下吗?我不帮的,我自己就可以,那这种叫小乘,所以小乘是管自律,自己守戒,有自己的戒律,完全守得很好;所以众善奉行,那就是大乘,所以这个八个字里面叫“诸恶莫作”,其实就是小乘法,那么“众善奉行”就是帮助所有的人,大家听懂吗?帮助所有的人叫“众善奉行”,是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
所以善恶标准就是戒律,你心中如果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你就有戒律,你今天活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你这个人身上没有戒律,没有守戒,大家听懂吗?所以你的身心一定要守戒,身体守戒,心也要守戒,很多人一辈子身守戒,心不守戒,有的人心守戒,身不守戒。所以很多犯戒的人学佛人经常还说,哎呀!我们修心不修身,完全都是邪知邪见,听懂了吗?所以学佛人、出家人,坚决不能犯戒,坚决不能犯邪淫的,佛教有一个基本常识是什么?叫三皈重戒菩提心,“重戒”就是全部要守戒,“菩提心”就是广发菩提心本愿、佛性本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