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的根本就是“贪、瞋、痴”,即贪念、恨念、愚痴。
要用“信、愿、行”来了脱生死。
就是“我要相信呀,我要用愿力、要用行为来改正自己”,你才能了脱生死。
信愿行可以灭度。
灭什么呢?
信愿行就可以灭贪瞋痴。
化解贪瞋痴最好的办法就是信、愿、行。
执断,现在再补充一句,就是非常执著地断然地去相信一些事情和断然地决定一些事情。
出生之前你的魂魄已经散掉了,你这个人才会执著地去追求某一件事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凡是拼命追求某一件事情的人,实际上这个人就是魂魄不全。 光是要借助物质才能显现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这个太阳光照不到大地,你就不能看见真正的太阳在哪里。
犹如你拿一个探照灯照天空,如果这个天空被你照不到,你看到的只是一束光环。
真正看到的光,是由光散出来之后照到了某一个物质上、 一个物体上才能体现出这个光芒的存在。 佛菩萨的光芒只有照在我们的心中,佛菩萨才会在我们心中体现出来。
要让佛菩萨进入你的心中,你才是真正地把佛菩萨的光芒吸收到你的人体物质当中。
你有了这个人体物质来吸收这些光芒,你才能把这些光芒反射出来。
这就契合了人间的一个科学——就是太阳能。

如果一个人不学佛哪里来的能量呢?他怎么能接受到佛菩萨的光芒呢?
所以物质是能显现出光芒的,同样光芒也能让物质显现出来。
犹如在黑暗当中,你用手电筒的光能照到很多物质的存在;而没有光的时候,物质就是在你的眼前你也是看不见的,所以物质也要借助光才能显现出来。
虽然我们在人间不断的有灾祸,但如果有佛理佛法的保护,我们就能克服这些灾害。
我们修行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借助佛菩萨的佛光来修行,而佛菩萨又进入了我们的心中来慈悲我们。
原理、道理都是一样的。
人的智慧实际上就是等于光源,但是光源并不代表你有光。
光源就是你有这个蓄电池,还有这个电灯泡,但是并不代表你一定能够照亮。
大慈大悲、慈悲喜舍才能显现光芒。
一个人没有慈心,没有悲悯之心,没有欢喜心,没有舍去一切的心,这个人能得到什么?
他所得到的都是暂时的东西。
你不能在短短的人生当中,就中间这一个阶段好好地学佛,到了晚年又不学了,就等于你晚上没有光芒了。
要从早上念经念到晚上,直到上了床还要念经,那才叫精进。
如果光芒照不到物质上,就是照在虚空上,照在虚空的法界上。
如果我们学佛得不到佛菩萨的光芒,我们活在虚空的世界中,就像瞎子、聋子一样,漆黑一片,找不到光明,找不到家,什么都看不见。
当你求佛菩萨佛光普照的时候,这个佛光就来了;当你不求佛菩萨的时候,对你来讲是没有佛光的。
如果佛菩萨照见你的心很乱、很肮脏,而且有很多的贪瞋痴,还在为名、为利、为钱,菩萨照见的是五蕴皆不空;如果佛菩萨照见你的心中很干净,很慈悲,很善良,那么照见的是五蕴皆空。
我们修心人要克服障碍,必须要克服障碍。
要善于交流心得。
交流心得能增强自己学佛的意志,交流心得能克服自己心中学佛时的障碍,交流心得能够帮助人家度过困难。
要鼓励、增强学佛的信心。
当你去救度人家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对自己多了一份信心。
你跟人家讲一次、救度一次,你就是坚定一次自己的信心。
你们活在这个灾难频生的世界当中,你们知道自己天天承受的是什么样的压力?
学佛学的是什么?
学良心,学真心,学本性。
如果学到最后一嘴一个牛,这个人就不是在好好地学佛。
没有什么是对的,没有什么是错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因果关系。
心里要有杆秤。
因为你讲的并不代表你所理解的,你理解的并不代表原意是这样。
因为没有智慧,不能辨别真伪。
犹如一个人没有钥匙,他什么门都打不开,他只能在门外乱撞。
这就是不入法,不入道,进不了这个门。
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修,珍惜生命,珍惜时光。
今天过去的时光永远没有了,今天的生命过去了就没有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