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3882|回复: 0

【師父每日 · F言F語 01.5.2021 | 定与慧】

[复制链接]

416

主题

416

帖子

7705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05
发表于 2021-5-2 01: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師父-每日

佛-言-佛-语

undefined


「師父每日佛言佛語|定与慧


2021.5.01


修行人都要根据“戒定慧”三学这个基础来修。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戒学;


禅定是定学;


般若是慧学。


因为戒定慧可以戒贪,增福德智慧,去除贪心,不断提升境界。


学佛人有一个通病,就是急于求成,但没有践行,结果造成修心和修行的脱节,因为你在行为上还是我行我素,所以修心必须触到心灵。


佛法的真实含义就是让我们要学会践行,就是脚踏实地地去行佛,所以从内心落实到实践是最重要的。


不生不死不涅槃,

修心止孽把业搬。

六度四摄修成佛,

不舍众生结硕果。


守戒可以启发自己的定力,定力可以引发自己的般若。


修心修行犹如读书,必须一年级一年级地读,无法小学念完就直接进大学。


每一次念经、许愿、放生,都要用智慧去理解它,经常想到“我这是做功德而不是积福德”。长此以往,你才能去除烦恼,见到空性。


在学佛中,人会有短暂的开悟,但这些悟性只是给你带来了短时间的法乐。过一段时间,你又被每天如海浪潮般涌来的烦恼淹没。所以使你无法接近佛菩萨的真正智慧和深层般若。


止恶行善行善法。

清净身心修本性,

制止心魔离恶道,

点亮心灯觉悟高。


所以只有定力才能在修心中让自己的智慧常存,让自己的“贪瞋痴”念消失。


常观照自己的内心,不让它烦恼,不让自己愚痴,因为我们无法认知烦恼的根源。


因为每个人的根基和前世的业力有所不同,所以他们所得到的果报也不一样,智慧也不一样。


就像现在人,碰到事情,有的人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却想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人以为跟他的经验和阅历有关,其实是跟他的智慧和前世根基有关。


只有知道定与慧是“一体不二”。因为心定来自于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定得下来,所以才会有禅定。“禅定”和“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所以看到任何一个学佛人有一点傲慢,他一定是与无知为伴。因为无知和傲慢也是一体的。就像人间讲的,疏忽和粗心是一体的一样。


我们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就是要从智慧和禅定下功夫,这样你才能度化更多众生。


禅定智慧是一体,

观照智慧得禅定。

贡高我慢不可行,

修心不慎阻前进。




➤右划查看更多➤



更多内容


佛言佛语 >>每日佛言佛语 

undefined

➙专题合集|每日更新 


undefined


1611441695736282.png

音視文|師父每日佛言佛-语

排版|XLFM法界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30 01:16 , Processed in 0.05739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