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1869|回复: 0

广播讲座1-18《功德靠发心,福报是烦恼》

[复制链接]

1162

主题

1162

帖子

366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60
发表于 2023-2-2 2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明心见性 于 2023-2-2 22:18 编辑


18-功德靠发心,福报是烦恼


[点击播放]


听众朋友们,台长很高兴在空中和大家说白话佛法。实际上,佛法很深奥,但是用白话来解释,让人容易理解。台长就是用这种方法讲法,使大家能够学佛。今天台长给大家讲一讲功德。什么叫功德?有些人也要问了,功德和我们所做的善事有什么不同?台长告诉大家,功德和善事确实不一样。善事是你在人间所做的好事情,然而功德是学佛的人开悟后所做的善事,这种善事已经转化为功德了。这里面有很大的讲究。


首先,台长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功。比如,你去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是用心来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称为功德了。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时候,要有好的发心。虽然你在做一件善事,如果你的发心不好,你也是没有功德的。当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萨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从中牟利,这样所做出来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人在学佛之后,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大脑考虑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够从一个点出发,这个点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一句话,就是有些人从小就不喜欢吃活鱼活虾,这不算功德,但如果某一天原本吃活鱼活虾的人在佛菩萨面前许愿说从现在开始再也不吃活的海鲜了,因为知道要做善事,要有慈悲心,这就是有功德了。从小就不爱吃海鲜的人,他不吃海鲜,因为那是他自然的习惯,是没有功德的。这和许愿不再吃活海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有功德的。一个人的发心很重要。学佛的人发心好,就有功德。如果发心不好,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功德,只能够得到善报。


听众朋友们,佛法讲,“念佛须善发心者”。学佛 的人,首先要学你的良心啊。一个人的良心很善良,而 且发心好,那才能够学佛啊。一个人很恶,心又不善 良,发心又不好,你说他能够学佛吗?实际上,“心为 修持之主”,发心、念佛,心很重要。你的心念一句 佛,念一个经文,行一件善事,因为你和菩萨的四宏愿 合在一起了,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做人、做事情 要看这个人的主流意识。如果一个人的主流意识不好, 就是说发心不好,你所做的善事是不能够成为功德的。 况且身口意三业,人的身体会犯错,人的嘴巴会讲错, 人的意念会犯罪,这三业很难让你把位置放在正宗的佛 法上了。一个人的身口意三业是随着你自身在人间的恶 业而成长的。你的恶业越多,你的身口意造业也越多; 你的恶业越少,你的身口意三业也越少。所以要学习佛 菩萨,以念经学佛利生为事乎哉。 


我们学佛做人,发心是最重要的。发心,讲一讲容 易,这个心是怎么发的呢?人的毛病是唯求自利。因为 每个人的心,不管求什么都是为自己的,不容易为他人 着想。我们要学佛菩萨,做人做事情多为别人着想。 “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如果我们求菩萨是为了自己,我们做任何 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每天做很多的善事,即 便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是没有功德的。有些人想到了帮 助人家,但是意念中存在一些杂念,这叫有相布施,也是少功德。 

 

现在很多人不但没有功德,经常还有害人之意。现 在的人心已经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到了一个如果 他不害人,他就无法忍耐心中所承受的压力的地步。为 什么丈夫在单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就会拿自己的妻子 出气呢?妻子和同事不开心了,回家就拿自己的孩子出 气呢?现在的人,要舒缓自己内心的孽障,只能够用侵 人、害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那种不快之意。学佛的人, 应该杜绝这种思想和行为,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因果所为。


听众朋友们,台长现在跟大家讲的是功德。要记 住,我们做任何善事,做任何好事都要把心放在当中, 否则我们所念的佛菩萨,我们所做的善事都会觉得没有 完全的功德。“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 德”,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也不是全有功德。如 果行善事,做功德时,没有佛心、没有善心,功德会很 少很少的。然而,功德就像我们存钱一样,如果用出去 的多,赚进来的少,功德就会慢慢地没有,取而代之的 是你的孽障。 


人的恶念,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并且增加。人的意 念往往容易这样,今天做了这件事情,明天恨这件事情 了,后天想起来又会恨,大后天想起来还会再恨。这些恨意恶念会不断地加深你的孽障啊。所以,修心的人要 善于发善心,用不停地念经,念经是有功德的,但是更 要学习发心啊。发心正,一个人学修佛法也会正;发心 邪恶,一个人学修佛法也会邪恶。任何一个人只要一边 学佛,一边对别的法门进行攻击,他就没有功德,还会 造口业,而且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之人。一个人在经 历如此一番的身口意造业之后,所学法门便会面目全 非。慎之再慎之,此乃人之大患。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做一个小时的佛,你所做的事 情就是功德。你哪怕每天就用半小时的时间学着菩萨救 度众生,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功德的,因为你是在学佛 菩萨啊。因为你是从内心觉得众生很可怜,真的想救度 他们。然而,如果你在帮助别人时,对方是你的亲人、 朋友,或者你带有私心杂念,即便你讲得很努力,这也 只能够是善事,而不是功德。台长经常跟大家讲,见性 是功,平等是德,要明心见性。我们做人要学会看人的 本性、人的出发点,这就是悟,这就是德。因为有悟, 才会有德。如果你悟不到,你就不会有真正人之本性的 德能出来。不管你前世修了多少,你今世会得到多少回 报,要记住,这只不过是你开始发心的一种平等。然 而,你真正理解平等是在证悟到佛性的基础上。 


很多人只知道求福报,而不懂得求功德。实际上, 功德能够消除你身上的孽障,而福德只能够加重你身上 的业障,所以,求福的人,等到某一天他的福享尽了, 等待他的就是业障。我们要求功德,要消除自己身上累 世积累的恶业。天天求孩子、财运等,求到了,也只会给你带来几年在人间的欢乐,接下来的就是无尽的烦 恼。因为当你的孩子身体好了,财运有了,你的烦恼就 是你老了,等你要走的时候,你又舍不得他了,这些求 来的东西不是长久的,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求来了 又有何用呢?


听众朋友们,台长今天和大家讲了功德。人要明 白,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因为没有功德,人活在这个世 界上,就等于没有基本的要素。这个基本要素就是人的 本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品质的好 坏和境界的高低有赖于他的基础。有一句话说,“万丈 高楼平地起”,说的就是造房子的基础很重要。一个人 要学好佛法,不在于他读了多少本佛经,而是在于他前 世、累世积累的福德和功德。一个人有了基础,他才能 够把佛学好。如果一个人的本质很坏,就算是进了佛学 院,就算是能够和菩萨接上气,但是给他带来的所有佛 法的深奥的功能都是暂时的。因为基础最重要。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人如果在监狱里,即便让 他学了所有的佛经,和一个本质很善良的人,学了一点 点佛经,是哪一个人更有功德呢?听众朋友们,大家要 记住,学佛学法,要有正信、正念,如果把佛法作为一 种武器,作为一种工具去谩骂、去压制、去贬说其他法 门,这个人就是没有学好佛法,切忌之!我们要学佛菩 萨的大慈大悲,要学佛菩萨能够原谅别人,碰到让自己 不开心的事情时,要想想对方是很可怜的,自己就会生 出慈悲心,这就是功德。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一册第18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8 14:27 , Processed in 0.05753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