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学习
查看: 2110|回复: 0

广播讲座2-6《追根寻源,脱离根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855
发表于 2023-2-3 1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追根寻源 脱离根尘


[点击播放]


今天,台长继续和大家谈白话佛法。佛法流传到人 间,实际上就是菩萨让我们用人间的思维来思考一些问 题,再用菩萨的智慧来思考人间的问题。也就是说,当 我们生活在人间,当我们的境界在很高位置上的时候, 我们才会把人间的很多事情看破、放下。因为只有放得 下,你才能修得好心;因为当你真正放下了自己、万 缘,你才能达到菩萨的境界。举个例子,同样一件事 情,人家占你便宜了,如果用人间的想法,可能会引起 你的瞋恨心,会觉得我为什么给他占便宜?我为什么要 这样?但是,我们如果用菩萨的境界来看这个问题,人 家占便宜了,实际上你就给他占便宜。因为我们吃亏就 是占便宜。因为我们吃亏之后,我们不和他斤斤计较, 就是圣人;而占了便宜的人,他的境界可能会很低下, 他就是小人。所以,要懂得吃亏啊。同样的道理,用在人间,因为你吃亏了,而你学佛后想通了,你不会生 气,你不会嫉妒,你不会烦恼,那还是你占便宜了。有 些事情在人间,并不是说,你不想吃亏,你就能不吃亏 的。因为你不想吃亏,你还是吃亏,只有想通,吃亏就 是消业障,才能心安理得。


 有时候,一个人的观念是很重要的。这个观念,就 像水一样。因为当一个人的观念非常强悍的时候,如同 白话佛法洪水一样地冲下来,你的观念改变你自己的行为;如果 你的观念如同溪水,非常好的想法,那你的观念又像溪 水一样,源远流长。我们学佛,要懂得管住自己的观 念。同样一件事情,你用这种方法看,和用另外一种方 法看,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学佛,要懂得根 源,根源非常重要。什么叫根源?就是追根寻源,我们 的缘起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想问题都是要从深度来 想,都是要用良心来想,就是想想你自己的佛缘。所 以,我们要懂得做任何事情,第一,要提、要亲,就是 要把境界提高,要把亲情增加,实际上就是大慈大悲。 我们看世界上的事情,境界提得越高,亲情就会越多。 也就是说,你越有菩萨的思维,你对众生就是越来越 亲。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大慈大悲,他是菩萨,他是 佛,他对我们众生就更亲,他就是在救度我们众生。 


观世音菩萨说“有求必应”,只有自己最亲的人, 才会有求必应。有时候,我们的亲人都不一定能够做到 有求必应,而观世音菩萨就能够让我们有求必应。所 以,如果我们的根器,也就是我们的本性,越来越纯 洁,我们的根越来越纯洁,我们所做的事情才会越来越 纯洁。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不能做任何对不起 良心的事情,我们要放下人间所有的小爱,我们要学菩 萨,我们要懂得大爱。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达到无念无 不念的境界,就是说,我们在人间所有的念头,有时候 好像有,有时候好像没有了。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非常想做,我们的念头起了,但是想一想,这 件事情做了也不一定成功,我这样做是不是会成功,这 样做是不是对呢?所以,又到了无念的境界,这就是看 破、放下。对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执著地去追 求,只有把它看破、放下,慢慢地就会证入无念无不念 的境界。 


我们想在人间做事情越来越显灵,我们学佛越来越 想有光亮照耀自己,实际上,我们一定要脱离根尘啊。 什么叫“脱离根尘”啊?就是脱离你根器的尘埃,你要 找寻出你真正的根,而把那些尘埃脱离掉,把本性外面 的灰尘洗干净。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要体露真常, 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脱离经常包在我们心灵外面的尘 埃,我们要经常体会和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永远长久的 东西。我们要体悟,我们要知道,真正长久、永远伴随 人间的是我们的真情和本性,所以我们的本性应该无 染。我们心中要干净,我们的本性要干净,也就是说, 我们的良心要善良,我们才能本自圆成。本自圆成,就 是说,我们根本的东西才会成功,就是我们的良心、我 们的本性,才会圆润,才会使心圆成功啊。要看到自己 身上肮脏的地方,你才能破除这些迷雾,如果一个人连 自己身上的缺点都不知道,他怎么样来洗净污垢,达到 修行成功呢?


 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要离妄想,我们活在世界 上,我们的妄念太多太多了。大家想想看,今天,我想去发财;明天,我想做名人;后天,我想家里换个大房 子;再后天,我想去做官,最好让人家下台,我来做, 等等一切的妄念,就是造成了我们心性有染啊。我们的 本性和我们的良心有污染了,就是因为妄念所入啊。因 为我们有了妄念,我们的本性才不会干净啊。因为菩萨 没有妄念,因为菩萨想的都是众生,所以,菩萨才远离 妄念。听众朋友们,要记住,我们学佛,要如如佛者。 什么叫“如如佛者”?我们做人也好,我们做事也好, 就要做得像佛一样,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所有的本 性、我们所有在人间追求的一切,要以佛为准,这就是 说,要学会“如如佛者”啊。 


我们经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时 候,我们念佛念经,只要功夫到家了,我们很好地努 力,一定能够成功的。而有时候,我们功夫不到家,我 们不努力,那么,你学佛修心的功力就不够,这就叫功 夫。所以,学佛要懂得学佛法,因为我们懂得学佛学法 了,我们才能在人间做人做事。所以,我们自己学佛要 懂得感应交加。也就是说,我们学佛感到的东西,和你 相应,和你学好的那些感应,正好要印证在一起,这样 的话,你念经才会有力量。大家想想看,我们学佛、学 做人,如果念经念了半天,一点效果都没有,那你的力 量、自身的信力会减退;如果你念经有感应了,你自己 的心力就会加强,你的信心也会加强。这就是为什么很 多人跟着台长学佛、学法,他们越学信心越足,因为他 第一部分 白话佛法们得到了感应,他们得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他们很 多事情,有求必应了,所以,他们才会越学越有劲。当 然,学佛学到一定的境界,我们不去追求这些东西,它 本来就应该有的,不追求这些东西,有了更好,没有的 话,我们也一门精进地好好学,它一定会有感应的。 


我们做人学佛,犹如云洒长空一样,我们的心灵犹 如云彩一样,我们要让云彩洒遍你的长空。这个长空, 就是你的青天,就是你的本性,就是你的心灵,就是你 能够装入宇宙空间的大彻大悟啊。所以,我们要懂得, 我们要学云彩一样,我们要让白云洒遍长空。当人有境 界的时候,人是一朵白云,当你想做好人的时候,当你 学佛的时候,你产生出来的就是白云。这些白云配上蓝 天,那是多么漂亮啊。当你在动坏脑筋的时候,当你在 做恶事的时候,你就是乌云。当这些乌云遮住了云层, 遮住了你的蓝天的时候,显示出的就是灰暗,就是你将 遭难。犹如我们在人间,乌云太多,接下来就要下雨一 样。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洒下的是白云,而不是乌云。因 为乌云会遮住阳光,把你的本性所遮住;而真正的白 云,它能够响彻云霄,能够云洒长空,让你露出你真正 的青天,也就是你的本性。台长在这里给大家讲的就是 白话佛法,就是在人间所做的很现实的事情,就是让大 家能够学到自身的本性。所以,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不 会给自己制造乌云,只会给自己制造阳光、制造白云。 


听众朋友们,学佛就是要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我们很多人都有本性,都有良心,我们本来是谁呢?我们 现在又是谁呢?我们将来走了之后,又是谁?我们很多 人都想亲见本来,但是本无所见啊。因为你最原始的本 性,你是看不见的,只有靠你自己来体悟。所以,你无 见,你看不到你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本性之后,你就会 在人间制造很多的麻烦。当你照见本来面目之后,你虽 然没有看见,但是,这个时候,你无见就是真见啊。当 你真正看见你的本性、良心之后,你有见就是真正的无 见了。因为你没有看到你的本性、良心,你就像没有见 到它一样。当你看见了本性,这个时候,你的心是空 的,你又像见到它一样。所以,我们要克制自己心中的 尘埃,让我们真正的本性能够真见,我们真正见到了本 性,我们才能见本所见。见本所见,就是见到本了,你 就是见到真正你所见到的一切了。


 好了,听众朋友们,台长今天的《白话佛法》节目 就跟大家说到这。主要要大家记住,我们要彻悟明心, 要明白自己的本性,我们要学会修养,我们相互之间要 团结、要友爱。我们的本性是很善良的,我们现在共同 沐浴在观世音菩萨的佛光之下,只有这样,我们的本性 才能如同太阳光一样,照彻大地万物。如果我们的本性 被乌云所遮住了,我们就看不到阳光,我们的本性就找 不到了。没有本性、没有良心的人,做出的事情就会像 畜生一样。所以,我们学佛修心的人,要懂得去找到自 己的良心、本性,并能够彻悟它。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做任何事情、学佛、学法,要找到我们最根本的本源啊。 


听众朋友们,每个星期天的 12:00 到 12:30,有半 个小时是台长给大家说“白话佛法”。台长希望大家在 初一、十五多拜佛、多烧香、多献花。献花使你越来越 漂亮,供油会让你的心明亮,也会把你的眼睛越点越 好。另外,台长也希望大家能够无缘大慈,一边度有缘 众生,一边能够看到无缘大慈。我们跟所有的人,说没有缘分,实际上都有缘分,也可能我们的前世都是亲戚 朋友。所以,要懂得无缘大慈,我们救度众生,就要无 缘无故地帮助大家,就是没有目的去帮助别人,这才叫 慈悲为怀。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二册第6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法界心

GMT+8, 2025-10-29 04:43 , Processed in 0.05032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